挂名法人的劳动报酬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挂名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在职位、义务和责任上存在区别。
法律分析
一、挂名法人给多少一个月
1、挂名法人的劳动报酬,是由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约定的。公司需要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报酬,按时向挂名的法定代表人支付薪资。劳动合同中还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合同期限、社会保险等重要条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二、挂名法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否有区别
挂名法人和实际控制人是有区别的。二者在职位上有所不同,二者在义务上有所不同,二者在责任上有所不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实际控制人是指虽然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而在证券、基金领域,对实际控制人的定义,可能包含了公司的股东。
拓展延伸
法人挂名的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法人挂名是指将个人或其他实体作为法人代表登记在案,实际上并不担任实质性职责。虽然法人挂名可能带来一些收益,如名誉、权力或经济利益,但也存在着法律风险。其中包括法律责任追究、信用受损、合同纠纷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风险,一些策略可以采取。首先,建立明确的合同条款,确保法人代表承担相应责任。其次,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法人代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此外,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潜在风险。最重要的是,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以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综上所述,法人挂名的法律风险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并保护企业的利益。
结语
挂名法人的劳动报酬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包括工作内容、地点、时间和社会保险等。根据《劳动合同法》,若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可重新协商或适用集体合同规定。若无集体合同或未规定劳动报酬,应实行同工同酬原则。挂名法人与实际控制人在职位、义务和责任上有区别。挂名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独立组织,实际控制人通过投资关系或协议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在证券、基金领域,实际控制人可能包含公司股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第十五条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的十五日内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第四十三条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六章附则第四十八条本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