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资待遇取决于员工对公司的贡献程度,以及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对公司的贡献度越高、在公司内作用越唯一、市场上越稀缺,那么薪资待遇会越高。
这个假设在开放的人才市场上几乎是不需要证明的(军工、政府等不完全开放的人才市场除外),因此我们基于这个假设分析一下企业内不同岗位的特点。我不认同“搞技术”和“搞管理”这样的分法,这也许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入职员工的职能方向,但无助于分析对企业的贡献程度。
在企业中针对岗位与职责的不同,选择了两个维度来分析:是否直接掌握资源?是否直接参与生产?这里“资源”指所有能够调动、决策的内外部人力、财力、智力;“生产”指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制造过程。
收入和搞管理还是搞技术关系不大,更多取决于在企业中是否负责决策、是否承担责任、在市场上有多少可替代性。显然不掌握资源的执行岗位薪酬是低于掌握资源的决策岗位的。
所以我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你所说“管理”指的是决策,那薪资当然会高于执行岗位,因为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对企业也更加不可替代。如果你所说“管理”指的是学管理、学人力,那他们在初期的薪水其实往往是低于工程师的。
此外在裁员时被首先裁掉的不是所谓工程师,而是对企业而言可替代程度较高的员工,事实上职业经理人在裁员中被首先撤掉的机会高得多。
我见过很多从生产执行岗位成长起来的经理、总监和CEO,当他们完成向决策岗位的转型后,对行业的理解、企业的把控远超从MBA成长的职业经理人。
技术人员是工具,职业经理人也是工具,工具的价格来自于是否好用,以及是否容易替换。如果从左下角的象限出发,进入右下角的象限是比较自然地成长路径,真正的技术专家或业务经理,薪资待遇比很多小企业老板还要高得多。
我曾经见过某的答案中这样划分岗位:“技术中的技术、技术中的管理、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中的管理”,我想能帮助题主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