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旨是,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即认为是既遂。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严惩。根据不同情况,犯罪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可能处以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条件是,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即认为是既遂。
《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拓展延伸
妇女儿童拐卖既遂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
妇女儿童拐卖既遂的构成要件是指在实施拐卖行为后,成功将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转移、交付给他人或组织,使其处于拐卖状态的情况。构成要件包括:一是实施拐卖行为,即以非法手段将妇女儿童从原有环境中非法转移;二是成功将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转移、交付给他人或组织;三是使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处于拐卖状态,即被剥夺自由,被迫从事非法活动或被用于非法目的。妇女儿童拐卖既遂的法律后果严重,涉及刑事责任,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等。此外,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法律对妇女儿童拐卖既遂的打击力度加大,旨在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是通过拐骗、绑架、收买、贩卖等手段,将妇女儿童转移、交付给他人或组织,使其处于拐卖状态。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此外,拐卖妇女儿童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法律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旨在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人身和人格权益第二十二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被解救妇女的安置、救助和关爱等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司法保护第一百零三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踪、被拐卖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四十一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