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应依法支付劳动者实际工作期间的劳动报酬。
1.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法:若员工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义务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即使有证据证明是员工拒绝签订,用人单位可能仍需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应履行辞退义务,否则即使员工不愿签订,也需支付双倍工资。
2. 劳动合同签订的建议措施:
- 公司在制度中规定,若因员工个人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员工不同意签订。
- 将员工个人原因未签订合同纳入试用期录用条件告知书中,违反则视为不符合录用条件。
- 在劳动合同续签模板中加入反馈时间节点要求,如未按时反馈,视为员工不同意续签。
- 保留公司通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据,如快递、邮件、微信对话、短信或通话记录等。
- 做好劳动合同签订签收记录管理,确保有签字证明已领取劳动合同。
- 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建议签订3年零1天,可约定6个月试用期,第二次签订时可考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减少续签次数。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若公司在员工入职1个月内书面通知过签订劳动合同,而员工拒绝,公司可以终止劳动关系。第六条指出,若公司超过1个月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并补签合同。第七条则涉及超过1年未签订合同的处理,用人单位应依法解除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