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的呼吸方式包括皮膜呼吸、气管呼吸、鳃呼吸和肺呼吸。
1. 皮膜呼吸:这种呼吸方式适用于细胞膜对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都有通透性的动物。例如,水蛭和蚯蚓等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的皮肤富含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青蛙虽然已经有了肺,但皮肤在呼吸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冬眠期间,青蛙几乎完全依靠皮肤进行呼吸。
2. 气管呼吸:气管呼吸是昆虫的呼吸方式。昆虫的身体被角质层覆盖,这层物质既防止水分流失,也有助于空气的流通。昆虫的气管系统直接延伸到细胞内部,实现细胞与气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由于气管系统能够直接将氧气输送到细胞,并将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因此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气管系统中的扩散速度非常快,大约比在血液或水中快10,000倍。
3. 鳃呼吸:鳃呼吸不仅限于鱼类,软体动物的头足类,如章鱼和乌贼,以及甲壳动物,如虾和蟹,也使用鳃进行呼吸。不同动物推动水流经过鳃丝的机制各不相同。鱼类通过口腔底部的升降和闭合鳃盖来协同实现;虾类通过腹部附肢的活动;乌贼则通过外套膜的开合。半寄生的七鳃鳗则利用口部吸附在其他鱼体上,并通过鳃囊壁上的肌肉收缩来进行呼吸。
4. 肺呼吸:肺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由含平滑肌纤维的肺泡构成,薄壁表面布满毛细血管。在肺通气过程中,声门的关闭、鼻孔的开放、口底的下降,以及空气进入咽部,都是使新鲜空气进入肺部的关键动作。声门的关闭、鼻孔的开放和口底的上压,这些动作的连续进行,确保了咽部气体的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