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必须为员工交社保,否则将受到处罚并影响年审。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企业经营者应遵守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费,否则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分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公司不交社保是不可以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交纳: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五种保险,这五种是强制性交的。
如果公司不交保险的话,相关部门会对你公司进行处罚,并且影响到公司的一些年审。如果公司不给你们交保险,你们可以到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是免费的。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劳动者提出辞职的,就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
劳动法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老有所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是有的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职工权益,拒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在这里要提醒企业经营者: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认真遵守,不然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支付经济补偿金也是应当的。
拓展延伸
社保缴纳延误的后果及解决方案
社保缴纳延误可能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首先,延误可能会导致个人失去社保保障,一旦发生意外或疾病,将无法享受社保提供的医疗和其他福利待遇。其次,延误可能会导致个人被追缴较高的滞纳金或罚款,增加经济负担。此外,延误还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对未来的贷款、租赁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及时了解社保缴纳的规定和截止日期,并确保按时缴纳。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缴纳,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了解解决方案,避免延误带来的不良后果。
结语
公司不交社保是违法行为,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五种社会保险。如果公司不履行义务,将面临处罚和年审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仲裁是免费的。未缴纳社保费的用人单位应承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并支付经济补偿。企业经营者不能简单认为辞职不需支付补偿金。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是有规定的,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企业经营者应遵守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