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羽绒含量差异显著:旧国标认定,羽绒含量需达到90%及以上才算合格,而新国标将这一标准提高至70%以上才算合格。这一改变反映出对新国标下羽绒服的羽绒含量要求更为严苛。新国标还明确了羽绒的种类,如白鹅绒、灰鹅绒和白鸭绒等,以确保服装的保暖性能和质量。
2. 填充物类型要求细化: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对填充物的类型有了明确的指示,只允许使用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和灰鸭绒等材料。这样的规定旨在提升服装的保暖性和舒适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
3. 清洁度标准提升:新国标对羽绒服的清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其清洁度不得低于13000清洁度单位。这一标准的提高旨在确保服装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穿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味和污垢。
4. 品质要求更为精细:新国标对羽绒服的品质要求更为详细,涵盖了面料、里料和填充物等多个方面。要求面料具备防风、防水、透气等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同时,填充物需均匀分布,触感柔软,无异味和杂质,确保服装的整体品质。
5. 安全性能要求加强:新国标对羽绒服的安全性能要求更为严格,包括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等多个方面。这些要求的实施能够确保服装在穿着过程中不会出现褪色、掉色等问题,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