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费,员工有权要求补缴并获得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社保费。同时,根据劳动年限,用人单位应按月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投诉来维护权益,具体赔偿金额根据个案确定。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如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补缴社会保险费,并承担相应的滞纳金。同时,员工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社会保险费。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少缴社会保险费,且员工在离职后1年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此,员工离职后,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或劳动监察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并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的赔偿金额将根据每个案件的情况而定。
拓展延伸
员工离职后公司未交社保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员工离职后公司未及时交纳社保费用构成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雇主有义务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用,确保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未交社保可能导致员工在离职后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损害其合法权益。因此,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赔偿。赔偿金额的具体计算将涉及到员工的工资、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因素,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和指导。请注意,本回答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如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补缴社会保险费,并承担相应的滞纳金。同时,员工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社会保险费。具体的赔偿金额将根据每个案件的情况而定。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和指导。请注意,本回答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于查明欠缴事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发出社会保险费限期补缴通知,责令用人单位在收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补缴,同时告知其逾期仍未缴纳的,将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一)未按规定申报且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二)申报后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三)因瞒报、漏报职工人数、缴费基数等事项而少缴社会保险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