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条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7 01:29:56
文档

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条件

本文介绍了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以及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和种类。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和专利行政部门采用的判断标准包括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行为包括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法律分析;一、关于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鉴于我国现行《专利法》在专利侵权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因此对专利侵权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各级和专利行政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已经广泛采用的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种。1、全面覆盖原则;
推荐度:
导读本文介绍了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以及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和种类。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和专利行政部门采用的判断标准包括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行为包括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法律分析;一、关于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鉴于我国现行《专利法》在专利侵权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因此对专利侵权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各级和专利行政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已经广泛采用的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种。1、全面覆盖原则;


本文介绍了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以及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和种类。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和专利行政部门采用的判断标准包括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行为包括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

法律分析

一、关于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

鉴于我国现行《专利法》在专利侵权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因此对专利侵权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各级和专利行政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已经广泛采用的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种:

1、全面覆盖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或者全部技术特征原则,即被控侵权的产品或者方法中含有权利要求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在判断是否为专利侵权,应当将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和专利权利要求进行比较,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具备了权利要求里的每一项技术特征,或者说逐一要素相同,专利侵权成立,这又被称为相同侵权或字面侵权。

2、等同原则

等同原则认为,将被控侵权的技术构成与专利权利要求载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如果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了专利权人的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后,不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诸如采用部件移位、等同替换、分解或合并等替换手段实现专利的发明目的和积极效果的,并且与专利技术相比,在目的、功能、效果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则应当认定侵权成立。

我国司法实践确立了这一原则。《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也包括与该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人民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3、禁止反悔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是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定,也是对等同原则的一种。依照《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或者无效宣告程序中,通过对权利要求、说明书的修改或者意见陈述而放弃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又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不予支持。

具体来讲,禁止反悔原则是指在专利审批、撤销或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权人如果为确立其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通过书面声明或者文件修改,或者部分地放弃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获得了专利授权,那么在专利侵权程序中,适用等同原则确定保护范围时,禁止将其已被排除或者已经放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专利保护范围。这一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并且已为多数国家专利审判实践所采用。

4、多余指定原则

多余指定原则与全面覆盖原则性质刚好相反。多余指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把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区分为必要技术特征和非必要技术特征(多余特征),在忽略非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仅以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并判定被控侵权客体是否落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原则。

二、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

1、侵害的对象为有效的专利。构成专利侵权必须以有效存在的专利为前提,实施已经被宣告无效、被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期限已经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专利侵权。

2、必须有侵害行为的发生。即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3、侵权行为人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事实侵权行为。我国《专利法》第11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里强调了侵权行为必须具有生产经营的目的。

4、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无须有过错。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中,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地域性以及知识产品的无形性,使得他人无意闯入权利范围的可能性比其他民事权利大得多。考虑到无过错给他人知识产权造成损害的普遍性,以及原告证明被告有过错的困难和被告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容易,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采用了特殊规定。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不知道他人享有专利权而实施其专利的行为,本身就没有履行充分的注意的义务,是有过错的,因为专利授权公告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得知。

三、专利侵权种类

根据侵权行为是否有行为人本身的行为所造成,将专利侵权行为划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

1、直接侵权行为

①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

这里说的“实施”相对于不同性质的专利,含义也有所不同。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产品专利,是指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对方法专利来说,是指对其专利方法的使用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不是直接用专利方法所获得的产品不适于此列。对于外观设计专利,实施是指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这一“产品”仅指申请外观设计时所指定的产品。

②假冒专利

假冒专利是指在非专利技术产品上或广告宣传中表明专利权人的专利标记或者专利号,使公众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2、间接侵权行为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侵权行为即是直接专利侵权行为。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间接专利侵权行为,简称为“间接侵权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积极诱导或者促使他人实施直接专利侵权的行为。具体来说,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可能并不构成对他人专利权的侵害,但其行为却诱导或促使他人实施了对专利权的直接侵害。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就是对他人专利权的直接侵害,无论是否诱导、怂恿或者促使第三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行为人都是直接专利侵权行为。

拓展延伸

专利侵权构成要件是指专利法规定的构成专利侵权所需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专利权人、被侵权人、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

首先,专利权人必须拥有专利权,并且该专利权已经授权给他人使用。其次,被侵权人必须受到侵权行为的侵害,包括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此外,侵权行为必须与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并且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专利权人授权他人使用专利权的范围内。最后,侵权行为必须给专利权人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如果满足上述构成要件,则侵权行为成立。专利权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提起诉讼、申请强制许可或采取其他法律手段。

结语

专利侵权判定存在不确定性,但和专利行政部门已广泛采用多种判断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和多余指定原则。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应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同时,禁止反悔原则和多余指定原则也对专利侵权构成要件产生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一条 向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十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开的;

(二)在中国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三)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四)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文档

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条件

本文介绍了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以及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和种类。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和专利行政部门采用的判断标准包括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行为包括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法律分析;一、关于专利侵权判定基本条件的规定。鉴于我国现行《专利法》在专利侵权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因此对专利侵权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各级和专利行政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已经广泛采用的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种。1、全面覆盖原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