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仲裁、诉讼或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根据第七十九条,当事人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1、有劳动争议的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工资条签字确认后的劳动纠纷解决方式是什么?
工资条签字确认后的劳动纠纷解决方式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进行。当劳动者对工资条内容有异议或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裁决。另外,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将纠纷提交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无论选择仲裁还是诉讼,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最终,根据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解决劳动纠纷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多种,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专门负责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他们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调解或裁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选择仲裁还是诉讼,都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