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家里有精神病患者,拒绝去医院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报警让强制送去治疗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7 01:19:56
文档

家里有精神病患者,拒绝去医院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报警让强制送去治疗吗

精神病患者犯罪责任的判定与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有关。根据《刑法》第十,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和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犯罪需负刑责。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负刑责,但可从轻处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用于判定精神病患者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适用刑罚的意见。责任能力需综合考虑病情、病程和临床表现等因素。法律分析;
推荐度:
导读精神病患者犯罪责任的判定与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有关。根据《刑法》第十,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和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犯罪需负刑责。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负刑责,但可从轻处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用于判定精神病患者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适用刑罚的意见。责任能力需综合考虑病情、病程和临床表现等因素。法律分析;


精神病患者犯罪责任的判定与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有关。根据《刑法》第十,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和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犯罪需负刑责。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负刑责,但可从轻处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用于判定精神病患者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适用刑罚的意见。责任能力需综合考虑病情、病程和临床表现等因素。

法律分析

精神病患者犯罪根据不同情况下考虑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扩展资料:精神病患者犯罪需要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项目之一,在审理案件中,对涉及法律问题的当事人。怀疑患有精坤病时,由司法机关聘请精神病科医师和法学工作者共同进行精神状态的检查、分析、判断和评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对象和任务是:判定当事人有无精神病;有无责任能力;判定确属精神病患者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有无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无行为能力;对犯罪之后出现精神病而未判决的被告人,提出能否适用刑罚的意见。对于在押犯发生精神病者,提出适当医疗的意见;判定民事当事人有无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从而确定遗嘱、合同、买卖、赠与、婚约、契约、租赁等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对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需要综合判断,不能认为患有精神病就一律认定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应根据各种精神病的不同性质、病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等具体分析有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结语

根据《刑法》第十的规定,精神病患者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期犯罪的情况,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对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必要程序,通过对精神状态的检查和评定,判断其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法律责任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疾病性质、病程阶段和临床表现等因素进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十条 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五十三条 精神障碍患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触犯刑法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制定治疗方案,并向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文档

家里有精神病患者,拒绝去医院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报警让强制送去治疗吗

精神病患者犯罪责任的判定与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有关。根据《刑法》第十,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和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犯罪需负刑责。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需负刑责,但可从轻处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用于判定精神病患者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适用刑罚的意见。责任能力需综合考虑病情、病程和临床表现等因素。法律分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