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2023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6 17:12:58
文档

2023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对遗弃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一、遗弃物;抛弃可以消灭所有权,使有主物成为无主物,此处所说的抛弃物是指被抛弃所有权的动产。抛弃行为,首先要有抛弃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抛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实施抛弃行为,即放弃对动产的占有。二、先占;按照通说,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动产,即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三、先占的构成要件;(一)先占的客体是无主物。这是构成先占的前提条件。所谓无主物,指不属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经属于他人所有,则不可能再为另一人所有。先占之物是无主物,这是先占与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的根本区别。遗应推定为遗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应的制度去处理。
推荐度:
导读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对遗弃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一、遗弃物;抛弃可以消灭所有权,使有主物成为无主物,此处所说的抛弃物是指被抛弃所有权的动产。抛弃行为,首先要有抛弃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抛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实施抛弃行为,即放弃对动产的占有。二、先占;按照通说,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动产,即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三、先占的构成要件;(一)先占的客体是无主物。这是构成先占的前提条件。所谓无主物,指不属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经属于他人所有,则不可能再为另一人所有。先占之物是无主物,这是先占与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的根本区别。遗应推定为遗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应的制度去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

对遗弃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

一、遗弃物

抛弃可以消灭所有权,使有主物成为无主物,此处所说的抛弃物是指被抛弃所有权的动产。抛弃行为,首先要有抛弃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抛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实施抛弃行为,即放弃对动产的占有。

二、先占

按照通说,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动产,即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

三、先占的构成要件

(一)先占的客体是无主物

这是构成先占的前提条件。所谓无主物,指不属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经属于他人所有,则不可能再为另一人所有。

先占之物是无主物,这是先占与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的根本区别。遗应推定为遗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应的制度去处理。

(二)有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物的事实

这是构成先占的事实要件,即行为人实施了先占行为。占有行为属于事实行为,不需要行为人有行为能力,所以未成年人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物也可成立先占。占有行为也可以指示他人完成,在此情况下,发出指示的人为先占人。

依据民法原理,先占行为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例如通过欺诈、胁迫或暴力手段取得无主物的行为是无效的。

(三)占有物为动产

古罗马法对无主物采取先占自由主义,对无主物不区分动产与不动产,一律允许先占人取得所有权。但日耳曼法规定,不动产只有国家有先占权,法律允许先占人取得动产所有权。现代国家多采用日耳曼法,对不动产不允许由个人先占取得,而是由国家享有先占权。

(四)以所有的意思进行占有

这是构成先占的主观要件。占有人对无主物进行占有时,有将该物完全归属于自己支配,排除他人所有的意图。依据民法原理,对动产的占有均推定为以所有的意思进行占有,由提出相反主张的人负举证责任。

四、先占是自然权利

先占涉及到自然权利、所有权的起源等问题。在所有权的起源上,梅因、格老秀斯、萨维尼等学者都将所有权的最初产生与占有或先占联系起来。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之初,一切自然物皆为无主物,通过先占的方式归属于某一个体或某一部落。所有权是国家与法律产生后,对物的归属和支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护。即通过国家强制力介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所有权产生之后,先占仍然是取得所有权的重要方式。

因此,通过先占取得对无主物排他性的支配权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不以法律为基础而存在的权利,法律只是对这一权利加以确认,而不能反对或否认这一事实。

随着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时至今日,大量的自然物都已成为有主物,但自然界中仍有无主物的存在,例如深海中的鱼、海边的贝壳等。况且,有主物可以被所有人抛弃而成为无主物,例如人们扔掉的垃圾等。因此,通过先占取得对这些物的占有和支配是合理的,法律应承认人们先占的权利。

文档

2023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占有遗弃物属于什么情况。对遗弃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一、遗弃物;抛弃可以消灭所有权,使有主物成为无主物,此处所说的抛弃物是指被抛弃所有权的动产。抛弃行为,首先要有抛弃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抛弃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实施抛弃行为,即放弃对动产的占有。二、先占;按照通说,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动产,即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三、先占的构成要件;(一)先占的客体是无主物。这是构成先占的前提条件。所谓无主物,指不属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经属于他人所有,则不可能再为另一人所有。先占之物是无主物,这是先占与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的根本区别。遗应推定为遗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应的制度去处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