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运动规模最大的运动会。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面接轨“奥运争光”计划,再从“共享全运”“节俭办赛”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在62年的发展历程中,全运会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和风向标。
全运会从最初带有鲜明的国防体育烙印,逐渐发展为全面与奥运会接轨,成为奥运会的“练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勃兴。在重返奥运会大家庭后,全运会成为国内练兵的主赛场。
是选拔和培养奥运人才的重要渠道和舞台。在奥运争光计划中,全运会的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体操、举重等项目都涌现出很多高水平的竞技人才。圆满完成奥运会备战任务,充分发挥了竞赛的杠杆和资源配置作用。
全运会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引导地方把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放在后备人才培养、提高竞技水平、培育体育精神等方面,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奥运争光计划”在体育发展的新时期有了新的收获。
只有大众有了一定程度的消费能力和较高层次的精神娱乐需求之后,才可能诞生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体育消费者要通过时间和金钱的消费换取运动满足感、体质增强等多层次消费需求。
体育培训可以帮助提高大众体育水平、培育锻炼习惯;健身服务可以为大众提供运动场地,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智能硬件可以帮助监控运动表现,从饮食、睡眠等多方面对锻炼活动进行辅助。
全民健身掀起热潮,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未来,我们更是要不断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除了奥运奖牌,在全民健身领域我们也要“拿奖牌”,让健身真正走进每一个家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最初的“中国体育强,证明中国强”到现在的“中国强,中国体育自然强”,伴随着这样的时代变迁,中国健儿们定将书写更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