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履行可解除合同,补正与否决定后果。补正可被接受,债权人可要求补正,否则迟延责任和赔偿;标的物不符合约定,债权人可要求减价;补正对债权人无利益,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债务人不补正,债权人可要求法院强制补正。瑕疵无法补正,债权人可拒绝接受标的物、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或要求降价。法定或约定的解除事由也可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瑕疵履行是可以解除合同的。双方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瑕疵履行属于法定解除事由时,可以法定解除;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即可合同解除。
在债务人瑕疵履行时,由于债务人不完全履行债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些瑕疵是无法补正的,而有些瑕疵则可以通过债务人的补正行为变为适当履行。比如,当标的物为种类物时,就可以通过更换的方法补正。由于存在的瑕疵能否补正的不同,导致瑕疵履行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
1、履行上的瑕疵能够补正
当债务人履行上的瑕疵能够补正时,其法律后果为: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有瑕疵的履行,并要求债务人补正。此时,债权人不负受领迟延的责任。
因补正标的物导致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债务人应负迟延履行的责任。如果因债务人补正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债务人应负责赔偿。
当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质量或提供的劳务不符合约定时,债权人有权依据情况要求债务人减少价款或者报酬。
标的物虽能补正,但补正对债权人已无利益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损害赔偿。因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时,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但因标的物的从物不符合合同约定而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
债务人能补正而不补正时,债权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强制债务人补正。但依债务的性质不得强制执行的除外。
2、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补正
当债务人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补正时,债权人有权拒绝受领标的物,并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损害赔偿。当然,债权人也可以在受领后,要求债务人降低价格或者酬金。
在民事合同签订之后,如果是合同存在法定的解除事由或者是约定的解除事由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解除该民事合同,如果是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瑕疵履行的,此时另外一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还可选择让对方采取补救措施、承担违约责任等。
结语
瑕疵履行在合同中具有解除合同的效力。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一旦达到解除条件,合同即可解除;当瑕疵履行属于法定解除事由时,也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亦可生效。债务人瑕疵履行时,瑕疵的性质决定了法律后果的不同。若瑕疵可补正,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瑕疵履行,并要求债务人补正;若因补正导致迟延履行,债务人应承担迟延责任;若补正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务人应赔偿。若瑕疵无法补正,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标的物,并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定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可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或追究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第五十一条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买卖合同第六百一十七条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