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不负刑事责任,但需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政府可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责,但可从轻处罚。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构成的罪名判罪处罚,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认定与法律保护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认定与法律保护是一个涉及法律和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刑事法律体系中,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时可能受到刑事责任的限制。刑法对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认定主要考虑其是否具备犯罪的主观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为了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和社区康复等。在刑事审判中,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士需要综合考虑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以公正、合理地判决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护社会安全,又能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权和尊严。
结语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认定与法律保护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时可能受到刑事责任的限制。为了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法律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强制医疗和社区康复等。在刑事审判中,综合考虑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以公正、合理地判决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护社会安全,又能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权和尊严。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