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需考虑自身是否符合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单位是否签订集体合同。同时,企业在终止或续订合同时需遵守合法程序,并为劳动者提供终止合同证明书。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来解决。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一致或根据法律规定的情形进行。解除权行使需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否则权利将消失。
法律分析
劳动者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看自己本人是否属于企业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范畴。具体内容为:
一、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
三、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四、义务兵服兵役期间。
再次,劳动者本人要看自己是否具备应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以及劳动者本人所在单位是否已经或正在签订集体合同,此时,劳动者还需对照集体合同的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还有,劳动者要注意,企业在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时的程序是否合法。即:企业应在劳动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30天,将终止(续订)劳动合同意向通知书送达劳动者本人,并且企业要及时为劳动者办理终止(续订)劳动合同手续;企业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必须为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并按规定时间转移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最后,当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书面形式提起申诉,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结语
劳动者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判断自己是否符合企业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具体包括:一、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二、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三、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四、义务兵服兵役期间。此外,劳动者还需考虑自身是否符合续订劳动合同条件,以及单位是否签订集体合同。劳动者还应关注企业在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时的合法程序,包括提前通知、办理手续和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等。若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申请调解或提起仲裁申诉,以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但需满足特定条件。若解除权行使期限到期未行使,该权利将消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