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金合同违约纠纷处理包括协商、调解、诉讼三种方式;定金合同生效条件包括数额、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等;定金合同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可证实主合同存在,违约方应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分析
一、定金合同违约纠纷怎么处理
定金合同违约纠纷的处理如下: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起诉,由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二、定金合同生效的条件
定金合同生效的条件如下:
1.定金的数额应少于合同应给付的款项,其具体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2.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任何合同的生效都要以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要件。
3.意思表示真实。定金合同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
4.定金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定金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5.实际交付定金。定金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自定金给付人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依照定金合同的约定履行定金给付义务。
6.主合同有效。
三、定金合同生效的法律效力
定金合同生效发生如下法律效力:
1.交付定金的书面证明可以证实主合同的存在;
2.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除非使双方协商一致;
3.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4.交付定金一方违约所付定金不予返还,收受定金一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结语
定金合同违约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调解解决和诉讼解决。定金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和形式不违法违规、实际交付定金和主合同有效。定金合同生效的法律效力包括证实主合同存在、禁止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定金抵作价款或收回、违约方应双倍返还定金。以上是对定金合同违约纠纷处理、生效条件和法律效力的简要概述。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