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无湖关监督天津常关乘车务司帮办顾君墓志铭
君司常监权
墓帮关督无
志办税天湖
铭顾务津关
帮字的繁体字是——
经查,顾君为顾恩瀚 。
顾恩瀚 (涵宇 ),生于清 同治庚午二月初十 日,卒于 丁卯七月十五 日,无锡 人 。顾君仕途并不得志 。早年考试不第 ,筮仕安徽得一巡检 官 ,任金柱裕溪 内河关长 ,又提升为芜湖关税务厅 ,并 代理芜湖关监督 。当时 国家疆宇幅裂 ,关塞悬隔 ,少数 民族 骚扰不断,他能坚定不移摄官守次 ,实属不易。尽管如此 ,他 终于 因经济 问题受小人挑拨而离开常关 。不久 ,此冤案得 以 昭雪 ,他 改任天津税务 司帮办 ,未再得提升 。初年其母 谢世 ,忧而致疾 ,终生未愈 。家事 国事常常让他觑欷泣下,于 是发愤 著书 ,乃成 《竹 素 园丛谈 》 。所悲者 ,书 刚 问世 ,顾 君一 病不起,十 日后便长眠地下。 《丛 谈 》属 随笔纂 录 ,国事、家事、兵 事、鬼 事、百姓 事 不 拘一格 ,感时悲凉,如泣如诉 ,叫人 回味无穷。 《洪宪 旧闻》为无锡侯毅(疑始 )所著 ,早有 印本 ,皆散见 于南北报纸 。十五年 ( )侯君检箧中旧稿 ,审定重 印。 《洪宪 旧闻》写作缘 由大约有二 。洪宪失败后 ,文人墨 士纷纷摭拾旧闻,撰为记传 。
————————————————
《竹素园丛谈》
清·顾恩瀚
元遗山《续夷坚志》云:“古人称祝多云千万岁。国初种人淳质相祝,但云百廿岁。自太祖收国元年乙未至哀宗天兴二年甲午止,适得甲子两周,是其谶也。”余因忆清代北京俗语谓人之茸者曰“八代半”犹吾锡詈人曰“末代也”。乃有清自顺治入关,传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为八代(同治、光绪为昆弟行,合为一代)。至宣统三年而逊国,适合所谓八代半焉。
清室逊位时,订立优待条件,清帝仍居大内,宫中用宣统年号,宫室、舆服、祭礼、婚丧一切礼仪仍用旧制,岁给优待费四百万元。嗣以财政困难,优待费不能照给,惟以借贷典押度日。至甲子年十月北京政变后,即由民党提议将清室划除,派兵入宫,迫清帝即日迁让。清内务大臣绍英师傅朱益藩商请宽限二日,不允,于是清帝带同后妃仓皇出宫,移居醇王府。宫内各太监宫女完全驱散,珍贵物件均由民军点收,并随身服御之物亦不及携带。三百年清室之运,自此告终。然较诸俄废帝之下场犹为幸事也。
清代皇室私财无可稽考,惟其私有田亩则归内务府会计司掌管,故犹可指数。皇庄田亩各有等第,盛京庄共八十六,一等庄三十五,二等庄十,三等庄八,四等庄三十四。山海关外庄共一百十一,一等庄六十六,二等庄四,三等庄二十,四等庄二十一。喜峰古北两口外庄共一百三十八,均一等。归化城庄共十有三。畿辅庄共三百二十二,一等五十七,二等十六,三等三十八,四等二百十一,半庄七十一。每庄设庄长一,瓜田菜圃置长亦如之。庄赋共地一万三千二百七十二顷八十亩有奇。前清起自部落,入关以后颇能保持节俭,家法森严,不似前朝之奢侈。皇室经费隶内务府,特设御用监,司其出纳,后改为银库。每年度支除皇室进项外,若不敷用,则檄取户部库银以济之。乾隆中叶额定六十万两,然后世不能遵此岁额。至那拉氏秉政,用度无艺,祖制遂废,如颐和园建筑工程提用海军经费三百万,华侈埒于阿房,以致海军不堪一战。平日太后及帝御膳,每日各二百两,归宫内御膳房承办,不与光禄寺事也。
世以光禄寺为天厨,实则光禄寺之庖厨但承办外廷筵宴、坛庙祭祀及琼林、外藩宴饮而已。至宫中则自有御膳房、御茶房,设尚膳、尚茶专官,隶内务府。御膳亦但承应帝后,其余各宫月给柴米蔬肉等钱,由宫女太监等承值执炊。宫中且有小市集,如蔬菜、鱼肉、酒果及日用常需之品,备各宫采买。此等市集大都太监及内务府吏役纠赀开设。亦有点心熟食备早朝官之点饥。清朝御膳定百二十品,每膳须设同样兰席,所谓吃一看二也。嘉庆、道光之间减为六十四品,咸丰之季又损去半数,同治初元复减八品,仅存二十四品,且少于官场满汉酒席之品矣,此盖出孝贞皇后之意。孝贞崩,慈禧专政,复规定八十一品。内务府报销太后及德宗膳银每天各二百两,另点心银各二十两,后宫减半,三宫日用膳费几六百金,另添点菜不在其中。撤下之品均归贫苦太监取去,已成惯例,御膳房不计较也。尝闻人言皇帝面前数味尚可入口,再远则馁败恶臭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