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签字后赔偿金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用人单位需有合法理由辞退员工,劳动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律师可协助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寻找证据支持各自诉求,并帮助双方提前30天写好书面通知。
法律分析
解除劳动合同签字后赔偿金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是提起民事诉讼。我国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风险提醒】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拥有的权利,但是劳动合同的解除也不可以随意而为,如果不了解相应的条件,就容易造成对方的损失,从而引发劳动仲裁,进而承担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如果没有合法理由辞退员工,就无法成功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行为违法,患病,无法支撑工作等。
2.劳动者如果没有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没有出现不按劳动合同支付报酬等行为,也不可以成功解除劳动合同。
【专家建议】如果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有与对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求,聘请一个律师有很大的帮助:
1.律师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了解双方的诉求,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意。
2.律师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寻找劳动者不服从规章制度等证据;也可以帮助劳动者寻找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发工资等证据。
3.各自的律师可以为双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前30天写好书面通知并发布,努力实现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求。
结语
合理处理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金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不满意赔偿金,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来解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按照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需谨慎,否则可能引发劳动仲裁并承担赔偿责任。建议聘请律师协助,协商双方诉求,寻找证据,并确保双方提前30天书面通知,以实现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