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要素包括:1.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违法行为;2.给商标权人造成损害后果;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5)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璜使用
怎样认定商标侵权行为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在同类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识,造成混淆误认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商标权利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行政责任方面,相关行政机关可以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刑事责任方面,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侵权人将面临刑事追究。此外,商标权利人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商标侵权的救济措施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恢复商誉等。综上所述,商标侵权行为将面临多重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以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违法行为,该行为导致商标权人遭受了损害,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同时该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五条 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申请人与该他人具有前款规定以外的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明知该他人商标存在,该他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三章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二十九条 在审查过程中,商标局认为商标注册申请内容需要说明或者修正的,可以要求申请人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申请人未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的,不影响商标局做出审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