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职工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都可以继承,不存在充公问题。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可以全额继承,包括利息。此外,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享有伤残待遇、遗补养老金和丧葬费等其他保障。养老金制度不存在个人缴费后受损,只存在个人受益。
法律分析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3、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职工死亡后养老保险的处理
按现行法规,参保职工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都并不存在还没有领完就充公的问题。若是退休前死亡,个人账户资金当然全部可继承,而若是退休后死亡,余额同样可依法继承。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只存在个人受益,不存在个人受损。“个人账户基金因故没有领完,是可以继承的。如果寿命较长,个人账户基金领完了,统筹基金还会继续发放,直到终生。这个缴费不但有本人的权利保障,而且还有统筹的福利。所以这个制度不存在个人缴费后会受损的问题,只存在受益。并且这个待遇每年还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调整,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领不完的养老金真的要“充公”是一种误解,个人缴纳的部分如果没有领完是要返还的。据介绍,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或者退休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可以依法由继承人按下列规定继承,共分为三种情况:
1.职工死亡的,其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及利息可以全额继承
2.个体劳动者在达到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可以全额继承
3.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退休人员和城镇个体劳动者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个人缴纳部分及利息的余额可以继承。所以说,个人缴纳部分并不会被“充公”。
另外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的待遇不仅仅是老年养老,同时还有其他保障:
第一,伤残待遇。如果在缴费期间因故卧床不起,失去劳动能力,我们会有病残津贴
第二,遗补养老金。如果缴费人因故死亡了,但是还有需要赡养的父母和抚养的孩子,只要达到一定条件,还能获得遗补养老金
第三,丧葬费。参保人员因故身亡还会发放丧葬费和一次性补贴。
结语
养老金制度不会充公个人缴纳部分,个人账户资金能够继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此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包括伤残待遇、遗补养老金和丧葬费等保障。养老金制度确保个人权益,并按比例调整,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五章 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四十七条 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