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诉讼法的作用是: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的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2012年3月,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五次会议审议,尊重保障写入刑诉法,贪官外逃将人财两空。2012年9月25日,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郑州举办,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将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一、刑诉法是不是刑法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是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刑法属于实体法。
刑法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问题,是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追诉犯罪的程序、追诉机关、审判机关的权力范围、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以及相互的法律关系,是刑事程序法。
程序法是为实体法的实现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的品格。刑事诉讼法规范涉及国家权力与个利的分配关系,直接关系到公民的自由、财产等各项权利的实现程度。伴随着诉讼民主化的发展历程,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变化更大,承担不同诉讼职能的国家机关之间也存在职责分配的变化。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内容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走向程序正义,引导刑事程序法治的实现。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在科学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发展,以适应不断提升的保障的需要。刑法与刑事诉讼法都以惩罚犯罪、保护、维护社会秩序、国家公权为目的,刑法是在静态上对国家刑罚权的,而刑事诉讼法则是从动态的角度为国家实现刑罚权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刑事法的整体内容。
二、机关立案标准包括什么
机关立案标准包括:
1、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2、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机关,机关,人民和人民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其作用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和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材料来源机关或者人民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机关、人民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机关,人民,人民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