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费基数不是退休后每月的工资,但是跟退休工资直接相关。
缴费基数:一般情况下缴费基数应为职工实际月平均工资【月薪】,但是由于社保照顾公平性,每年会设置一个缴费最低值【基数下限】和缴费最高值【基数上限】。例如北京2022.7-2023.6这个社保年度内,缴费基数下限为5869元,缴费基数上限为31884元。也就是说,月薪5千也必须按最低下限5869作为基数交社保,月薪5万也只能按最高上限31884作为基数交社保,当月薪在5869和31884之间时,就按实际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交社保。例如月薪8千元就按8千作为基数,月薪1万元就按1万元作为基数,月薪2万就以2万作为基数交社保。
总结一下,工资与缴费基数关系:高于上限按上限,低于下限按下限,上下限之间按实际月平均工资。
确定缴费基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应纳入社会保险基数:
2、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支付高温、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应纳入社会保险基数:
3、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的办法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应纳入社会保险基数:
4、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入,应纳入社会保险基数:
5、实行业务承包或费用包干,单位不再报销差旅费用的职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应纳入社会保险基数。
综上所述,工资越高则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工资越低则社保缴费基数越低。月工资超过上限的以上限为缴费基数,月工资低于下限的以下限为缴费基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