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一档和二档的区别如下:
1、缴费比例和适用人群:一档缴费比例为8.2%,二档缴费比例为0.8%。一档一般由知名大公司上市公司购买,二档一般是公司类型的单位缴纳。
2、就医原则:一档参保可以到市内任何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而二档只能在绑定社康中心就医。
3、住院报销比例:参保时间要求的不同。一档参保人连续参保满一年,二档参保人没有具体时间要求。
4、最高报销限额:一档缴费的甲类门诊慢病有年度最高报销限额,二档缴费的甲类门诊慢病无限额。相同病种中,二档缴费的乙类门诊慢病年最高报销限额高于一档缴费的参保居民。
5、普通门诊待遇:缴费档次、报销比例和最高报销限额均不同。
6、特殊门诊待遇: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的不同。
7、年度最高报销限额:一档缴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报销18万元,二档缴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报销22万元。
总的来说,居民医保一档和二档在缴费比例、适用人群、就医原则、住院报销比例、最高报销限额、普通门诊待遇、特殊门诊待遇以及年度最高报销限额等方面均存在区别。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居民医保二档和一档是医保制度中的两种不同档次,它们在保障范围、报销比例以及缴费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档医保覆盖范围更广,报销比例更高,适用于一些重大疾病和高风险人群;而一档医保则相对较低,适用于一般常见病、慢性病等。在缴费方面,二档的缴费标准相对较高,而一档则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自己的医保档次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经济能力和保障需求等因素。建议在选择时咨询医保机构或专业人士,以确保能够获得最合适的医疗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