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个代表”既有其真的维度,即它是中国执政党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又有其政治上的“善”的维度,即它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伦理追求和根本原则。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它的政治伦理维度。
2、第一,从政治伦理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三个代表”重要
3、思想的本质是追求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任何政党都秉持着自己所特有的政治伦理价值观,这是它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善与恶、好与坏进行评价的根本尺度。无产阶级政党是应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解放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性质决定了它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幸福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和道德理想。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也是现实政治价值的主体。由此,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幸福。在总结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经验时,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执政条件下的政治道德价值观:人民公仆掌握无产阶级政权,“应当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它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对自己的政治伦理价值观进行总结和提炼。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提出共产党人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后来又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坚持的政治伦理价值观的最新提炼和表述。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已经执政半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伦理上愈来愈成熟、愈来愈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