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借钱不还属于违法行为,不犯罪。民间借贷是私人间借款合同,借款人拒不归还应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拒不归还并逃跑属规避执行,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包括:座位等级、购车房、高消费场所、私立学校、贷款信用卡申请、账户查封、公司高级职位。逃避履行可构成拒不执行罪,可能判刑三年以下。
法律分析
微信借钱不还属于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原则上报警警方不会予以立案受理,微信借钱不还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民间借贷是指私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借钱不还属于民事争议的范畴。借款人应当按约定偿还借款,拒不归还的,属于违法行为,贷款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追讨。经法院判决后,借款人拒不归还借款,并且逃跑的,属于规避执行的行为,法院会将被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出行受限制,坐高铁,飞机,动车、轮船只能选择二等以下座位
2、不能购买私家车或房产。
3、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的行为都是被法院严令限制的。
4、限制了他们的子女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5、限制申请贷款和信用卡
6、银行卡账户、支付宝账户等被查封
7、不能申请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8、如果有能力履行而逃避履行的,还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微信借贷纠纷: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寻求解决方案?
微信借贷纠纷是一种常见的法律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寻求解决方案至关重要。首先,确保保存所有相关聊天记录、借款合同和付款凭证等证据,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警方或法院。其次,及时向微信客服举报对方的违规行为,并要求冻结对方的账号。同时,与对方进行沟通,尝试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遵守法律程序,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记住,法律是保护公平正义的工具,相信正义必将得到伸张。
结语
微信借钱不还属于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借款人应向法院提起诉讼,拒不归还的属于违法行为。法院判决后,拒不归还并逃跑者属规避执行行为,将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包括出行、购买财产、高消费、子女就读、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银行账户可能被查封,不得担任公司高级职位。拒不执行判决可构成刑罪。保护自身权益需保存证据、举报违规行为、友好协商、寻求法律援助或律师咨询,并遵守法律程序。相信正义必将得到伸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借钱不还怎么办
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提交民事起诉状及证据材料,由法院判决后,凭借生效判决书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般三个月内能结案。
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债主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下列两种情况下是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
1、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
2、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还,债权人便可以扣押该耕牛以敦促甲还债,也可以依法变卖该牛使自己的权利实现,也可使耕牛折扣归己,余款可退还。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权。
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7、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所谓“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二、借钱不还有什么法律后果
1、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最终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
2、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经判决你仍不还款的,有可能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影响而被列入“黑名单”。这会债务人今后生活中的贷款、出行等行为带来不便。
3、单纯的民间借贷一般够不上刑事责任,但若债务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则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