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物业管理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仲裁程序包括提交仲裁申请书、委员会决定立案、仲裁规则和仲裁员送达、答辩、开庭、制作调解书或裁决书、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诉讼程序包括当事人提交起诉状、法院立案、被告答辩、开庭、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上诉、二审、制作二审调解书或下达二审判决书、最后执行。
法律分析
商业物业管理纠纷的仲裁处理程序如下:
1. 当事人向待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2. 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的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3. 如果委员会决定立案,那么在规定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4、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答辩,双方按名册待定仲裁员。普通程序审理时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双方各选一名,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任首席仲裁员;案情简单、争议标的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一名仲裁员审理;
5、开庭:庭审调查质证、辩论、提议调解;
6、制作调解书或调解不成时制作裁决书;
7、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二)物业管理纠纷的诉讼、
当事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行政纠纷是较常见的方式。诉讼的管辖是人民法院。与仲裁明显不同,人发法院对已提交诉讼的当事人管辖是强制性的。物业管理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骤:
1、当事人一方(原告)提交起诉状,起诉到法院;
2、法院立案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提交答辩状;
4、开庭:调查、辩论、调解;
5、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
6、双方均不上诉,则判决书生效;或一方不服提起上诉,进入第二审程序;
7、第二审审理:制作二审调解书或下达二审判决书,此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述;
8、最后执行。
拓展延伸
商业物业管理纠纷仲裁程序是一种解决商业物业管理纠纷的争议解决方式。商业物业管理纠纷可能包括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等。在商业物业管理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协商、调解或者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商业物业管理纠纷仲裁程序的步骤如下:
1. 申请仲裁: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提交相关证据和文件。仲裁机构一般要求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请求、相关证据和文件等。
2. 仲裁庭审理:仲裁机构会组成仲裁庭,由仲裁员进行审理。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仲裁庭,也可以委托律师代表参加。
3. 裁决:仲裁员经过审理后,会就纠纷进行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4. 执行:当事人应当遵守裁决内容,并按照裁决书的指定的方式执行裁决。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
商业物业管理纠纷仲裁程序可以有效地解决商业物业管理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仲裁程序也可以维护仲裁裁决的权威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商业物业管理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仲裁程序包括提交仲裁申请书、决定立案、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等步骤。诉讼程序则包括当事人提交起诉状、法院立案、被告提交答辩状、开庭、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双方均不上诉、第二审审理和最后执行等步骤。两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四十一条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