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备案后可撤销,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经催告后未履行;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目的;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律分析
合同备案后还能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合同备案后的撤销权利:如何在合同备案后有效行使撤销权利?
在合同备案后,如果您希望行使撤销权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了解撤销权利的具体规定。其次,核实是否存在撤销的合法理由,例如对方违约或者存在重大误导等情况。接下来,及时通知对方书面撤销意愿,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协商解除合同或修改合同条款。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或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
结语
合同备案后的撤销权利应慎重行使。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以下情形解除合同: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其他法律规定情形。如需行使撤销权利,应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与合同条款,核实合法理由,并书面通知对方并保留证据。协商解决争议无果时,可寻求法律援助或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