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标准根据城镇和农村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涉及金额不定。城镇居民根据可支配收入计算,农村居民则根据可支配收入和年龄计算。丧葬费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不再有差异,统一适用。被扶养人的赔偿标准根据消费支出标准和年龄计算,未成年人计算至18周岁,60周岁以上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
法律分析
金额不定,具体赔偿标准要看是按农村标准还是城镇标准,二者差距很大。
(1)城镇居民为:
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
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交通事故丧葬费标准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因人身损害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不管受害人的职业、身份、工作、性别、年龄等情况有何不同,也不管生前是生活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在涉及支付丧葬费标准这一问题时,不再有任何差异,都适用同一标准予以确定。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
以前对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标准是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或者基本生活费标准,前者每月就是几十元,后者实际上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不过每月二三百元。《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则规定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也体现赔偿与损害的一致。同时,《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这也有别于就办法规定的“未成年人计算至16周岁,50周岁以下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50周岁以上的按照5年计算。”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不同地区和身份的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赔偿标准存在差异。城镇居民的赔偿金根据可支配收入和年龄计算,而农村居民的赔偿金则根据可支配收入和年龄阶段确定。丧葬费的标准以法院所在地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不受个人身份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参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标准,并根据年龄段进行调整。这些规定旨在保证赔偿与损害的一致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正):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一百一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健康促进第七十五条国家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和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
国家鼓励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一百二十二条场所运营单位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住宿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