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仲裁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如下:延长工作时间支付150%工资报酬,休息日工作支付200%工资报酬。劳动争议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制度,包括申请书提交、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根据需要设立在省、自治区、市或县。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仲裁调解;
5、仲裁裁决。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结语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其计算加班费的方法也有明确规定。根据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加班费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而对于休息日安排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加班费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劳动争议仲裁作为一种特殊的仲裁制度,通过第三方的中立调解,解决劳动纠纷。申请仲裁时,当事人需提交书面申请,并经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庭将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并进行调解。最终,仲裁委员会将作出裁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机构,根据需要在不同层级设立,以处理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