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包括体力消耗、免疫功能下降、心脏和大脑组织受损甚至死亡。冰毒成瘾者会出现精神障碍,如妄想和好斗。最佳戒毒方式是入戒毒所,极个别人可以自行戒毒,但大多数人需要外力帮助。吸毒被抓后,可面临拘留和罚款,吸毒成瘾者可能需要接受强制戒毒,戒毒期限为3至6个月。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等行为则构成刑事犯罪,可能面临刑罚。
法律分析
一、吸毒会怎么样
戒毒专家指出,吸食冰毒后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和所有的毒品一样,冰毒一旦成瘾不借助外力是很难戒除的。因此最好的戒毒方式就是入戒毒所戒毒。当然有极个别意志坚强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戒除毒瘾。可是这样的人绝大多数是不会吸毒的。因此,你的最好办法还是去戒毒所。
随着吸食的时间越来越长,量不断加大,症状就会越来越明显:刚开始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之后就会出现情感冲动,野蛮,妄想,偏执狂,幻觉甚至有杀人倾向。此种状态过后,出现一种极度衰竭和抑郁状态,也有因严重抑郁而自杀者。滥用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等。
二、吸毒被抓怎么处理
1、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强制戒毒决定书应当于戒毒人员入所前交给本人。且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通知戒毒人员家属、单位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
3、强制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六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可以延长强制,但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一年。
4、如果只是自己吸毒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有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结语
吸毒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严重的损害。吸食冰毒会导致生理兴奋、体力消耗、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吸毒还会引发精神障碍,如妄想和好斗等。戒毒所是最有效的戒毒方式,但个别人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力自行戒除毒瘾。吸毒被抓后,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面临拘留和罚款,而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等行为则构成刑事犯罪。法律对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予以严惩,对强迫他人吸毒的行为则处以更重的刑罚。因此,我们要明确吸毒的危害,坚决抵制毒品,远离吸毒的诱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八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九条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