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起黑斑的可能原因如下:
应激反应:鱼受到惊吓会产生应激反应,可能出现黑斑。此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继续受到刺激,通常可以恢复。
水质不好:水质不好也可能会使鱼产生黑斑。此时需要尽快换水,通常隔一周就要换一次,每次换五分之一左右,有时候也可以多换一点,但最多不要超过三分之一。
患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寄生虫引发的疾病,患病的鱼儿身体会变得很瘦弱,同时外表的颜色很氨氮,病灶如果在鳃部的话,鱼儿还会呼吸困难,经常在水面漂浮。这种病是由车轮虫引起的,想要治疗的话,需要下盐或用高锰酸钾药浴10-20分钟。
病原体感染:某些病原体(如真菌等)可以感染鱼体,导致黑色的斑点和其他症状。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和加强饮食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具体原因要根据鱼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您的鱼出现黑点或其他异常,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兽医。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金鱼身上有黑斑,怎么办?
金鱼身体出现黑斑是因为得了黑斑病,解救方法如下: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扩展资料
金鱼比较适应群养和密集养殖。但家养不可密度过大,比较理想的水鱼比重要达到1000:1,金鱼体长和鱼缸长度要达到1:10以上,这样能保证水质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则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水质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鱼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体温随着水温而变化,在0-39摄氏度的水温下都能存活。但金鱼不能适应水温剧变,温度急剧升高或下降超过5摄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鱼的生命。
在养金鱼的实践中,水温处在最适温度,细菌很容易滋生,水质很快变坏,需要频繁换水,否则金鱼会生病死亡,给管理带来麻烦。而金鱼在15-20摄氏度的水温下,生命活动也很正常,只是没有最适温度下那么旺盛,因而,可以把水温控制在15-20摄氏度。
喂养注意事项
1、挑选健康金鱼: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
2、金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使金鱼逐步适应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3、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购鱼时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以内是允许的。
4、一次换水不能过多:新水必需先经过一两天的存放。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部分氯气,还可以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鱼
百度百科-黑斑病
草金鱼身上长黑斑怎么办?
可能是水质变坏引起的。换水,加点盐。减食,静养。一个周就恢复了;还有可能是黑点病,春秋季节最易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如果是金鱼这样的冷水性鱼,就不能升温,只能用药。
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黑点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黑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黑点成黑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黑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吃人工配合饵料外,也喜欢吃红虫、线蛇、蹦虫等,要确保饵料的新鲜,变质的不能喂。
2、在固定时间喂每天喂1次就可以,每次喂八成饱,投食以五分钟之内吃完为宜。有利于健康成长又能长时间保持水质的清新。如果觉得喂一次不够可以喂两次,最好采取少吃多餐的形式即可,一次喂五分饱,早晚各喂一次。
3、金鱼是冷血动物不怕冷,水温在20度可以更快的生长,最低不能低于5度。但既然是你养在室内的相信温度应该不会很低吧,一般水不结冰都没事,但尽量是要保持水温的恒定,忽冷忽热肯定会感冒。
4、给鱼换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中含太多的氯、自来水接出来放三天(称为困水)就可以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金鱼
鱼身上长黑斑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长黑斑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药物中毒,药物中毒的金鱼会出现身上长黑斑的情况。
措施:重金属盐类药物中毒的话应该及时换水,应当及时提高水的温度,使鱼的新陈代谢加快,使得鱼体内的有毒物质更快的排除,但是应该是情况而定,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应该及时的去就医问药。
2、水质问题,水质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质老化,二是水质突变。前者是因为水体氨氮过高,后者是因为季节温差大。。
措施:首先给鱼缸换水看看情况如何,同时在换水的时候要对鱼缸进行消毒杀菌,以免留下致病菌而做无用功,给金鱼一个健康消毒过的无菌环境。其次在确诊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为金鱼杀菌消毒可以使用淡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药浴,一般药浴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当然这期间还要根据金鱼的适应情况来确定药浴的时间。
3、疾病导致,金鱼黑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在捕捞、运输金鱼时,使得鱼儿摩擦受伤,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因此而诱发黑斑病。
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黑斑病的工作,比如说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要让金鱼受伤,避免受到寄生虫、病菌的感染。同时,在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在投放活饵料时要注意清洁消毒,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保持水质清洁,隔绝水霉菌的生长,杜绝金鱼感染黑斑病。如果金鱼不幸已经感染黑斑病,那么可以尝试使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55*45厘米的鱼缸,需要坚持几天的药浴,其治疗效果是非常显着的。
扩展资料:
金鱼饲养方法:
金鱼虽是一种经人类完全驯化的杂食性鱼类,但是,它和鲫鱼等其他鱼类一样,饲料是否选择合理,投喂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金鱼的生长发育、色彩深浅和鲜艳程度、特征的显现、丰满与否、以及产卵数量、孵化率和金鱼的抗病力。所以,在金鱼的饲料中,必须具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及微量元素等。例如: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情况下,凡是能每天喂足新鲜而活的红虫者,则鱼体生长发育特大,尤其是狮子头、水泡等特征(指肉瘤和水泡)更为发达,这也许就是红虫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丰富营养物的缘故。
以0.5%食盐水饲养较佳,自来水中有氯气,应先曝至于空气中半天除氯,或用市售中和液或维他命C糖果涮四到五次中和毒性。[2]井水有较多有害物质,也需注意。
此外,在金鱼饲养者中也有一种称为“绿水”的饲养法,控制水缸中浮游植物与藻类的多寡,让水维持在有点透明的绿茶色。借由食用水中的浮游植物,能让金鱼的体色变得更艳丽,同时也能在换水时缓和水质的剧烈改变。不过若是没有适当管理,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让绿水的颜色过浓,反而容易造成金鱼的病变。
参考资料:金鱼-百度百科
鱼得了黑斑病怎么治疗啊
导致鱼长黑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惊吓,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也可能是因为水质波动,这需要定期换水,改善水体的状态。如果是患上了黑斑病,需要用大白片进行治疗,不过一般的鱼可以直接放弃买新的。另外,鱼儿在变色期不注意遮阴的话,也会长黑斑。
一、静养
鱼长黑斑不一定是生病,也可能是受到了惊吓,让它产生了应激反应。针对这种情况,不需要太多的治疗手段,只要静养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期间一定要避免再次受到惊吓,减少光照和噪音对它的影响。
二、换水
如果水质对于鱼儿来说不适应,比如硬度太高,溶氧太低,或者是ph的问题,也有可能导致它长黑斑。针对这种情况,只需要定期换水,改善水体状态,让它慢慢适应就能恢复了,不过每次换水不要换的太多。
三、喂药
黑斑也有可能是黑斑病,这种病会导致鱼体瘦弱,而且体表的颜色也会暗淡,甚至会影响它的呼吸,一般是由于寄生虫所致,可以用大白片治疗。不过内寄的治疗成本很高,所以不是很名贵的鱼,并不建议进行治疗。
四、避光
如果鱼儿生长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环境因素也会让它起一些黑斑,这并不是一种疾病,不过可能会影响观赏性,所以最好注意遮阴,尽可能的避免接受直射光,尤其是鱼儿的变色期,需要放到阴凉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