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员工享受年假的规定如下:1.已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员工,即使在不同公司任职,也可享受年假;2.试用期在年末或跨年度且期限为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员工,公司应安排年假;3.未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员工不享受年假。若未安排年假而离职,可要求补偿。用人单位未安排年假的,应按300%的日工资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报酬。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月平均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计算。
法律分析
试用期员工享受年假的具体规定如下:
1、如果试用期员工累计已经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即使期间曾在不同的公司任职,也可以享受年休假。
按照相关的劳动法律规定,一个公司对一个劳动者能约定的最长的试用期限是六个月,超过六个月的就是违法的。若是在此种情况下,而享受年假的情况是工作累计已经连续工作满12个月,那么试用期间的员工就根本无法享受年假。但是,法律又规定了即使期间曾在不同的公司任职,因此,按照这个时间的累计,试用期间的员工还是可以享受年假的。
2、如果在同一公司内试用期的期限较长(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且试用期在年末或者跨年度,此时公司应当给员工安排职工享受年休假。
3、如果试用期员工未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不可以享受年假。
如果说在试用期内员工有年假的,而公司又未安排年假的,那么在试用期间离职的,可以要求补偿。如果试用期员工累计已经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即使期间曾在不同的公司任职,也可以享受年休假。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休年假,应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报酬,天数应按未休年假天数计算。
此外,如果试用期内没有年假的,那么离职时,自然不能要求补偿。
对于劳动者来说,未休年假的,具体工资计算如下:
1、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2、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3、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特别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上述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试用期员工的年假享受情况如下:如果试用期员工累计已经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即使期间曾在不同的公司任职,也可以享受年休假。如果在同一公司内试用期的期限较长且在年末或跨年度,公司应安排员工享受年休假。未满12个月的员工不享受年假。如果公司未安排年假而员工有权享受时,离职时可要求补偿。用人单位应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报酬。具体计算方式需根据职工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进行折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