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鱼是我国常见的鱼类之一,也被叫做“黄辣丁”、“刺黄股”等。它们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刺鱼的身体比较粗壮,后端比较扁。它们的头部比较大,嘴巴也比较大,眼睛大小适中,鳃也比较大。它们的背鳍小,上面还有一些硬棘,可以算是它们的突出特征之一。黄刺鱼的背部颜色是黑褐的,不过接近腹部时会变为浅黄色,而且它们的身体上还有不少黄的条纹,因而得名。
从生活环境来看,黄刺鱼属于淡水鱼,在我国以及其它很多国家的淡水之中分布较广。具体来看,黄刺鱼在我国既分布在南方,也分布在北方,比如珠江、长江、黄河之中数量就是比较多的,甚至在最北边的松花江、黑龙江之中也有。另外,它们在分布在老挝、俄罗斯、朝鲜等国家。从食性来看,黄刺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不过它们最主要吃的还是动物饲料,比如水生昆虫、鱼、虾等。除此之外,有时候它们还会吃一些植物碎屑,不过并不是特别多。
二、黄刺鱼生活在哪里上文已经介绍过,黄刺鱼生活在淡水中,而且一般来说只能适应淡水生活,是一类比较典型的淡水鱼种。具体来看,在我国有黄刺鱼生活的水域就是比较多的,南北都有,比如闽江、湘江、珠江、黄河、长江等等。另外,黄刺鱼也生活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黄刺鱼对于水域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它们对于水质就有要求,喜欢生活在水质干净的地方。它们对于水的流速也有要求,喜欢生活在流速较慢的地方。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河里面黄黄的有三条刺叫什么鱼
是黄刺鱼。
黄刺鱼:
黄刺鱼,又名黄骨鱼、黄昂、黄牙鱼、昂刺鱼,是一种野生鱼类,通身呈现,身体含有黏液,背鳍和腹鳍各有一根刺,一共3根刺,它是黄颡鱼的一种。
一些生活在淡水中,一些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在淡水或海水中都有。
形态特征:
其特征是背部在背鳍鳍部前方有一行棘。腹鳍各具一锐棘,尾柄细长,尾鳍方形。无鳞,体侧有数目不定的硬甲片。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黄颡鱼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也能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黄刺鱼
百度百科-黄颡鱼
黄骨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啊?
黄骨鱼是淡水鱼。黄骨鱼的学名为黄颡鱼,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老挝、越南、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等地方,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海河、珠江、闽江、松花江、黑龙江等水系。黄骨鱼营底栖生活,常在缓流、水草较多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栖息,尤其喜欢在静水(或缓流水)且富含腐殖质与淤泥的浅水区中栖息。
一、摄食习性
1、体长为5-8毫米左右的仔鱼,主要从自身的卵黄囊中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
2、仔鱼的卵黄囊消失、体长达到8.1-9毫米后,可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幼体,体长超过9毫米后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
3、仔鱼体长达到13.1-14毫米左右之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口径的增大可开始摄食大型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部分原生动物。
4、仔鱼体长达到15.1毫米以上后,可摄食寡毛类、摇蚊幼虫等生物。
二、底栖性
白天喜欢在水底或石缝中潜伏,到了夜晚会出去觅食,入冬后会聚集在深水处。
三、变温性
1、黄骨鱼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6-34℃,适宜范围为22-28℃,开始摄食水温为11℃,适宜摄食温度为25.28℃。
2、水温较低时,黄骨鱼的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温达到29℃时,其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四、溶氧要求
1、黄骨鱼喜欢偏碱性水域,PH适宜范围为7-8.5,耐受范围为6-9。
2、当水中的溶氧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黄骨鱼才能正常生存;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黄骨鱼开始浮头,只有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野外河流中身上带刺的是什么鱼,是黄颜色的
黄颡鱼
【别名】鲿,扬令,黄颊鱼,黄鲿鱼,黄鱼,黄樱,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
【科目来源】鮠科动物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原生形态】黄颡鱼体长约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不突出,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颌及口盖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眼间距隆起。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末端可延至胸鳍基部,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鳃孔大。全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Ⅰ,6~7,位于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Ⅰ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条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并与之相对。尾鳍分叉。体呈;背部黑褐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为淡,尾鳍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白天栖于湖水底层,夜则浮于水面觅食。 产卵期一般在4~5月间。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黄骨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生活在哪里
黄骨鱼是淡水鱼,不是海鱼,因为它们生活在淡水之中。黄骨鱼在我国淡水中的分布范围就十分广泛,不论是南方的长江、珠江和闽江,还是北方的黄河、松花江和黑龙江中都生活着很多黄骨鱼。其实不只是我国,在越南、朝鲜、韩国、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国家都有黄骨鱼。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食物充足的淡水流域底部。
黄骨鱼在我国的分布数量比较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鱼,也是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之中的鱼。海鱼和淡水鱼是根据鱼类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划分出来的两种鱼,这两种鱼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黄骨鱼则属于这两类之中的淡水鱼,因为它们是在淡水之中生活的。
其实,黄骨鱼在我国淡水之中的分布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在南方比较温暖的淡水流域之中,在北方比较寒冷的流域之中也有分布。比如,南方的长江、珠江和闽江,以及北方的黄河、松花江和黑龙江之中,都可能有黄骨鱼分布。另外,不只是我国的淡水之中又黄骨鱼,在其它很多国家,诸如越南、朝鲜、韩国、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国家,都有比较多的黄骨鱼。
上面已经介绍过,黄骨鱼是淡水鱼,也就是生活在淡水之中的鱼。具体来看,它们在我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的淡水河流、湖泊之中都有分布,而且数量比较多。从黄骨鱼具体的生活环境来看,由于它们属于底栖性的鱼,所以它们一般生活在河流的底部。尤其是在流速比较缓慢的河流、湖泊之中,或者生长的水草比较丰富的流域之中,或是河流和湖泊交界的地方,都生活着很多黄骨鱼。
黄骨鱼尤其喜欢淤泥多和腐殖质多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生物比较丰富。当黄骨鱼还比较小的时候,它们将周围的浮游生物作为食物;而当它们长大一些之后,它们就会以昆虫、鱼、虾、蚌等动物以及周围的植物碎屑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