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十间鱼的性情非常暴躁,经常会攻击与它体型相近的鱼类,甚至导致其惨死。所以是不适合与其它鱼类一起混养的。如果一定要混养,要达到三个条件:第一、只能和体型明显比它们大的鱼类一起混养。第二、要加大水体空间。第三、要加大饲养密度。总体而言,它们还是比较容易饲养的,初学者可以尝试饲养。
二、非洲十间鱼怎么养1、水温:对非洲十间鱼来说,将水温保持在22-26℃之间,是最有利于它们生活的。因为它们对于水温的适应能力并不是特别强,所以在饲养时,也需要特别注意水温的变化。
2、喂食:对它们这种肉食性鱼类来说,投喂活饵是必须的。因为它们无肉不欢,如果没有动物性饵料,它们的胃口会直线下降,甚至不再进食。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鱼虫、鱼肉、水蚯蚓等,都是作为食物的非常好的选择。
3、水质:它们更加喜欢生活在弱碱性硬水的环境中。所以不需要经常的进行换水。如果水中有残饵的话,就需要用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再沿着缸壁慢慢注入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新透明。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十间鱼好养吗,怎么养
十间鱼是一种比较好养的热带鱼。它的好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比较皮实,不挑水,并且对低温水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养殖的时候注意不折腾,不让水温太低,那么就很好养活。二是它是杂食性鱼类,不挑食,给它干鱼食、虾肉、小泥鳅或者其它常见的鱼饲料,它都可以吃。因此养殖时准备饲料比较容易。
2、水质:它喜欢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不喜欢酸性的水或者碱性的水,除此以外对水就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了。养殖的时候,可以用放在太阳底下晒过的自来水。
3、喂食:它是杂食性的鱼类,养殖时喂干鱼食和活饵都可以。喂食的频率可以控制在每天1-2次。喂食的量不能太大,撒完饲料以后,应让鱼儿在10分钟以内将鱼食都吃完。
4、过滤:如果有条件,可以在鱼缸中安装一个过滤系统,净化水质,这能让它们长得更好。如果不方便安装也没有关系,只要定时换水,在换水的时候顺便清洁鱼缸,清除其中的鱼粪以及饲料残渣即可。
十间鱼怎么养
一、基本条件:十间鱼适宜的饲养水温为22-26℃,繁殖水温略高,为28-29℃,饵料有鱼虫、鱼肉、水蚯蚓等,水质以弱碱性硬水为佳。
二、繁殖要求:十间鱼产卵后,可以让亲鱼照顾卵,也可以捞出来,让卵自行孵化;如果自行孵化,应该把发白的未授精卵吸出来,以免污染。刚孵化出来的仔鱼体质虚弱,经不起水流涌动,更经不起环境突然变化。所以在初期水温应保持恒定。开口饵料采用蛋黄水。一周后改投喂小鱼虫。
三、混养要求:十间鱼性情暴躁,会攻击其他鱼类,甚至导致其惨死,不适合与其他鱼类混养。如需混养则要选择明显比它大的鱼类,可以选择30cm以上的各种龙鱼,如银龙、金龙、红龙,龙鱼,他们会压制十间,使其不敢撒野。注意避免混养皇冠,以免二者相争,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并注意加大水体空间、提高饲养密度。
四、养殖模式:十间鱼最小规格为400克,按照其生长速度,孵化后要6个月才能达到规格,因此,有放养越冬苗和当年苗两种养殖方式,养殖者可根据气候条件和苗种供应进行选择。
扩展资料:
非洲十间鱼是非洲西部最大的口孵鱼,幼小时体色即已是黑白相间,独具特色,相当可爱。该鱼耐粗放,杂食性,生长快,相当好饲养。雄鱼体长可达30厘米,成熟时体带,雌鱼小些。幼鱼可在中型缸中饲养,成鱼要在大型缸中饲养,因食量较大故要用潜水泵过滤。裸缸,或置些大卵石、石块等。水质pH≈7,硬度71-214毫克/升(412°dH),水温22~28℃。标准杂食性鱼,能接受活饵、鲜饵、人工颗粒饵料、青菜等。
非洲十间鱼幼小时攻击性并不明显,但随着成长,到成熟时攻击性已相当强,尤其是雄鱼间,总要斗出个高低。缸小就产生一个“王”,缸大可能就多几个“王”,非王雄鱼是无法繁殖的。要避免“内战”,就要待鱼长到体长12厘米后,中型缸只留1尾“王”雄鱼和2~3尾雌鱼,一个大型缸也只能留1~2尾体长15厘米以上的“王”雄鱼。如此可避免雄鱼与雄鱼之间“残酷战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十间鱼
鱼好养吗,十间鱼好养吗?
1.十间鱼是一种比较好养的热带鱼。
2.它的好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一是它比较皮实,不挑水,并且对低温水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4.养殖的时候注意不折腾,不让水温太低,那么就很好养活。
5.二是它是杂食性鱼类,不挑食,给它干鱼食、虾肉、小泥鳅或者其它常见的鱼饲料,它都可以吃。
6.因此养殖时准备饲料比较容易。
十间鱼好养活吗?
生活习性
底栖、杂食,生存水温14~38℃,适宜水温25~30℃,适应中性至弱碱性水质。生长速度中等,5个月的养殖个体50~300克,雌雄生长速度差异明显,雄性生长速度快于雌性,1年性成熟,已知最小成熟个体约100克,卵巢系数5%~10%,自然性比为1∶1,水底挖坑为巢,产沉性卵,微粘性,多批次产卵类型,每批次产卵500~1500粒。
三、繁殖技术
1.场地条件 池塘面积300~1500米2,土质护坡,坡度约1∶1,淤泥深度10~20厘米,进排水便利。蓄水深约为1.5米,水质要求“肥、活、嫩、爽”,透明度25~35厘米,pH7.0~8.0。气泵增氧,匹配功率约1瓦/米2。
2.亲鱼放养 从越冬后备亲鱼中挑选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无伤病的个体作为亲鱼,要求雌鱼体重300克以上、雄鱼体重500克以上,雌∶雄为2∶1。每2米2放养雌亲鱼1尾,或每5~6米2放养雌亲鱼1千克。池塘水温上升到20℃即可放养,及早放养有利于亲鱼尽早适应环境、储备营养,有利于尽早获得鱼苗。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投喂和水质。投喂适口的膨化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35%,每日2餐,每餐投喂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以15分钟吃完为准。
水质管理方面,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池塘底层水温达到25℃之前,要求水质清爽、溶氧充足,水体透明度30~35厘米为好。水温在25~30℃是主要产卵期,鱼苗陆续孵化出膜,水体中应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供鱼苗摄食,此时要求水质较肥,透明度25~30厘米,同时要注意保持水质“活、爽”,因此,这一阶段应少量多次施用粪肥、同时少量多次地冲入新水。
4.鱼苗收集 繁殖季节每天清晨巡塘,发现鱼苗群立即用抄网捞起,把规格相近的鱼苗放在同一鱼苗池培养。2厘米以下的布氏鲷鱼苗一般都集群活动,清晨捞苗可以收集到大部分的鱼苗,但仍有相当多的鱼苗没有捞到,在亲鱼塘不断生长的鱼苗,会影响以后多个批次鱼苗的生长,对鱼苗产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繁殖池见到鱼苗之日起,每10天左右要拉网一次,网具的网目为10~20目。一般拉网的时间在上午10点钟之前,收网时在底纲出水后不要立刻收拢,应先用大网目的抄网将亲鱼捞起,放回池塘。捞起的鱼苗如不整齐,应立即过筛,不同规格分别放入不同的鱼苗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