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狮犬是一种非常时髦的宠物和守护犬,原产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朝时它最受皇帝宠爱,也最为繁盛。过去,曾有一个中国皇帝拥有10万猎人和2500头松狮犬的说法。松狮犬集美丽、高贵和自然于一身,拥有独特的蓝舌头、愁苦的表情和夸张的步伐,但不是很听话,有时会非常独立,而且眼睛深陷,视力范围有限。在古代曾名为獢獢。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国原生松狮犬综述
中国原生松狮犬是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犬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犬种之一。俗称土松、熊狗,现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和广西。幼犬像熊;成犬头颈部毛发茂盛,有如雄狮。蓝黑色或蓝黑花斑色的舌头以及踩高跷似的步态是它们独有的特征。
1、概要
中国原生松狮犬是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犬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犬种之一。原分布于中国北方,后随先民迁移至中国南方。曾经用途广泛,有狩猎、拖曳、护卫等作用,如今主要用作护卫犬和伴侣犬。
【熊犬地带】犬舍的小红公
原生松狮犬的爱好者们亲昵地称它们为“土松”,即古往今来一直在中国大地繁衍生息的传统中国松狮犬。在原生松狮犬如今广泛分布的岭南珠三角地区和广西,它们还有熊狗、松毛狗、蓑衣狗、狮毛狗、胖毛狗、熊狮犬、松熊犬、土松狮、草松狮、乌脷、黑舌等别称。
它们聪明、,有自己的想法;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对主人却十分忠诚,十分护主;性格比较高冷,居家的大部分时间都很慵懒。不拆家。没有体味。
为中型犬,身材健壮,总体呈正方形:从前胸到臀部顶端的距离等于肩部最高点的高度。四肢笔直,后腿膝关节没有弯曲,由此造就的踩高跷似的步态是它们独有的特征。头部比例很大,有环状领毛修饰。口吻部宽而深,向前收拢。奇特的蓝黑色或蓝黑花斑色的舌头亦是它们独有的特征。
它们举止优雅,小时候像小熊憨态可掬,长大后头颈部茂盛的毛发又让它们有着狮子般的威严,因此又有熊狮犬的称呼。还有些角度看起来像狐狸。毛色多样,一般为纯色。背部层次分明的蓑衣毛是它们的一大特征。尾巴长有浓密长毛,高卷在后背似花朵盛放。是集美丽、雄壮、威严、自然于一身的奇妙组合。
注:传统的中国松狮犬称为原生松狮犬,它包括古往今来一直在中国大地繁衍生息的松狮犬和早期从中国引入欧美的松狮犬;20世纪40年代以后欧美在原生松狮犬的基础上经过选育新培养出的松狮犬称为美系松狮犬。
2、外貌
原生松狮犬小时候看起来十分像熊,长着浓密柔软的羊羔似绒毛;长大后脖子与头部毛发茂盛、较其他部位更为蓬松,有着狮子般的威严和霸气。
它们有着独特的蓝黑色或蓝黑花斑色舌头;头部比例很大,头骨宽而平;耳朵厚,呈三角形立在脑袋上;杏仁眼,有黑色眼线,眼仁为褐色,眼窝深,眉头蹙起,因此眼睛时常看起来像是三角形,略带憨憨的愁容;口鼻中等长度,宽而深,向前收拢;嘴唇为黑色;头周围有鬃毛环绕,像雄性狮子;被毛长而浓密;尾巴长有浓密长毛,高卷在后背;脚掌肥厚。整体非常自然协调、美丽威严。
为中型犬,成犬平均肩高38至55厘米,最高者可达60厘米;体重一般为15至25公斤。
肌肉发达,骨骼粗重,身体紧凑,腰短、宽而深,尾根高,紧贴背部,四肢笔直、强壮稳固,颈部强壮,背线直,从肩到尾根水平,肩胛尖顶略靠拢,肩脊与水平线成55度角、与上臂成110度角。跗关节和跖关节在髋关节正下方。身体侧面呈正方形,从前胸到臀部顶端的距离等于肩部最高点的高度。
短而紧凑的腰部、笔直的后腿、没有弯曲的膝关节,正是这些结构造就了这个犬种所独有的简短、踩高跷似的步态。
毛色多样,有黑、白、奶油、肉桂、黄、棕、红、蓝、灰、银等,其中蓝、灰、银色十分罕见。一般为纯色,大腿后侧与尾巴底侧颜色较浅。
双层被毛,按照毛的长度又分为长毛、中毛和短毛品系。
长毛品系:它们的特征是与丰厚的颈毛融为一体的头部轮廓,生有浓密长毛的尾巴卷曲在背部随意而有力的摆动,十足一个翻版的雄狮。这种毛量在寒冷偏远的北方才有缘一睹,丰厚的毛量只为更好地在极冷的环境下生存。如今长毛品系的原生松狮犬很少见,但据说还有长毛的种群存在;
中毛品系:分为中长毛和中毛,主要取决于成年犬自身的长势,其中中长毛是最常见的原生松狮品系。现分布于两广地区;
短毛品系:短毛干净、洒脱,更适合南方温暖的天气,现分布于两广地区。
原生松狮犬成犬背部的针毛状似古代雨具蓑衣,因而被称为蓑衣毛。层次分明的蓑衣毛是原生松狮犬的一大特征:
原生松狮犬的蓑衣毛。模特:狮狮
因其背部特有的蓑衣毛,原生松狮犬在一些地区还有“蓑衣狗”的俗称。这种毛发结构让原生松狮犬的被毛保暖且不易被淋湿,洗澡之后也极易风干。
3、性格
原生松狮犬性格,性情沉稳、严肃,不卑不亢,时常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它们天生对陌生人较不热情、保持警觉,对主人却十分亲热、忠诚,是十分优秀的护卫犬和伴侣犬。
仔仔
原生松狮犬儒雅、骄傲又充满霸气。它们是有修养的,大多数时候都会安静、慵懒,不拆家,不乱叫,也不会像其它狗那样精力过剩般的上窜下跳。
它们心里只想着自己的事,不会主动挑起事端,不会欺负小狗也不会害怕大狗。
它们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我行我素,有着倔强的一面。
一般而言,猫比狗更加,但原生松狮犬却是一种性格像猫的犬类,它同时具备了猫的优雅、以及狗的热爱和忠心。
4、智力
原生松狮犬是一种高智商的本土犬种,学习能力极高,记忆力强。
它们是极具天赋的一个犬种,几乎能完成其他所有犬种所能完成的工作,打猎、放牧、拖拉物品、守卫家园、看守重要场地,它们都能胜任。
北方原生松狮犬“泡泡”
如今某些犬类智商排名将松狮犬列为倒数,认它们为一种低智商犬类,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在和原生松狮犬的接触中便能看出,在训练、教养、交流互动等各个方面,原生松狮犬的表现都十分优异。
5、历史
据推测,在第三纪中新世时期(2800万至1200万年以前),半熊(Hemicyon,一种介于犬科动物的祖先Cynoelesmus和熊的祖先Daphoneus之间的动物)进化出了短鼻犬(Simocyon,一种介于狐狸和小型熊类之间的动物),它们栖息于亚北极地区的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部,有44颗牙齿。短鼻犬(Simocyon)被认为是松狮犬的祖先。
松狮犬的祖先短鼻犬
和熊对比,松狮犬和、满洲的小型熊类一样有着独特的蓝色舌头,头骨饱满,鼻子短,身体呈正方形。此外,其它大多数犬类只有42颗牙齿,而松狮犬和熊一样有44颗牙齿,虽然多出的一对牙齿一般会在它们成年的时候脱落。原生松狮犬,或者说和它们极为相似的它们的祖先,在智人出现之前就已经生活在了蒙古和中国中部。
如今所知,中国汉代(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的陶器和雕塑中就有原生松狮犬的形象。其它资料表明它们是历史更为悠久的一个犬种,有可能起源于北极圈,之后迁徙进入蒙古、西伯利亚和中国。
东汉原生松狮犬陶塑
一些学者肯定,松狮犬是萨莫耶德犬、挪威猎鹿犬、波美拉尼亚犬和荷兰毛狮犬的原始祖先。
在更近的时期,唐朝的皇帝曾繁育松狮犬,这些松狮犬作为皇家成员有大群仆人用最好的米饭和肉类喂养它们,有侍卫,睡在华贵的地毯上,并被授予高级宫廷头衔和勋章。它们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宫殿,二是展示它们的俊美和威严。
唐朝皇帝的猎犬舍里有2500只纯正的松狮犬。在《礼记》中,松狮犬被归类为一种猎犬,用于袭击狼和豹。
《唐人宫乐图》,桌底画着一只原生松狮犬
的寺院专门繁育蓝色皮毛的松狮犬,为此投入了几代人的大量精力,直到育出完美的灰蓝色皮毛。蓝色的松狮犬被寺院用于守卫、打猎和放牧,一直到现在。
唐朝末年,中国日益贫困,只有寺院还在继续选择性的繁育,除寺院以外,原始的纯种松狮犬仅存在于最富有的商人和一些贵族的家里。
那时候,人们将松狮犬用于打猎、放牧、拉雪橇、守卫,用它们的皮毛制衣,也吃它们的肉。
大型狗场出现在中国的北部地区,在那里,松狮犬会在10至12个月大时被勒死,以避免皮毛受损。在满洲,农家少女出嫁时会用松狮犬作嫁妆,用于开始一个新的狗场。松狮犬的舌头被认为有药效。
6、发展
在中国的发展
古往今来,原生松狮犬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陪伴和守护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原生松狮犬曾作为猎犬和工作犬(拉车、警卫)纵横中原大地,它是极具天赋的一个犬种,几乎能完成其它所有犬种所能完成的工作,打猎、放牧牛羊、拖拉物品、守卫家园、看守重要场地,它都能胜任。古时候它还被称为恶灵的敌人,常用于看守寺院。
许多证据表明在中国古代原生松狮犬主要作为猎犬使用,在狩猎中,凭借它的聪明、忠诚以及极强的嗅觉能力,它常被用于追捕蒙古野鸡和云南腾鸪,在猎取中的速度和耐力常被人们高度赞赏。
原生松狮犬是中国本土犬种的优秀代表,它在中国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还极大地影响了其它中国本土犬种的基因。
中国本土犬种在分布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关内从北方向南方,狗的变化是:耳朵越来越趋向小而直立; 毛色越来越趋向纯色; 乌舌的狗越来越多; 越往温暖的南方,毛质丰满浓密、适合寒冷地区的犬种反而越多,但南方同时又存在着明显更适应当地温暖气候的短毛犬种。
前面三点与原生松狮犬的特征不谋而合:小立耳、纯色毛、乌舌,都是原生松狮的特点。第四点,在南方同时存在着毛质差异巨大的犬种,可以判断,短毛的犬种是华南地区的原生犬种,而长毛的犬种则是在久远的过去,北方寒温带地区的犬种被人为迁移至南方后与当地原生犬种杂交所产生。
综合以上几点推断,这种来自北方的犬种就是原生松狮犬。
如今原生松狮犬在北方非常稀少,在南方还比较繁盛,南方的原生松狮犬在温暖的气候下也发生了一些体貌变化,比如个头变小、毛变短等,但它雄壮的体形、浓密的体毛、标志性的乌舌等特征一直保留到今天。
几个世纪以来,原生松狮犬的遗传基因非常稳定,即使跟其它品种的土狗杂交,其外形都基本相差不大。从外观上分析,两广地区包括广东五红犬、潮汕大头犬在内的大部分犬种都含有原生松狮犬的基因。
乌舌探秘
两广地区的当地人都喜欢乌舌的狗,他们认为乌舌的狗猎性更好、性情更凶猛,包括广东大沥的骨嘴沙皮也以乌舌为佳。
这种对乌舌的偏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要从原生松狮犬谈起。
原生松狮犬自古就是优秀的猎犬,有着极强的猎性,不仅驻扎过唐朝皇帝的猎犬舍,就连早期从中国出口到欧美的松狮犬也是猎性不改,欧美1900年代的《二十世纪的狗(The Twentieth Century Dog)》一书中几乎所有对松狮犬的评论都提到松狮犬喜欢猎杀羊群,1906年出版的《狗经(The Dog Book)》中也写到它们极其厌恶陌生人。
因此,乌舌可以代表一只狗有着原生松狮犬的血统,同时代表着它可能继承了原生松狮犬优秀的猎性和看家护主的能力。
狮狮
两广地区乌舌的狗占比约为30-40%,普通土狗、潮汕大头犬、骨嘴沙皮犬等都有乌舌,这一点表明华南沿海地区的狗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慢慢融入了大量原生松狮的血统,同时也说明原生松狮犬在南方的出现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在西方的发展
如今原生松狮犬在珠三角地区和广西分布很广,有的人以为它是松狮“串”,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原生松狮犬是现今宠物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美系松狮犬的祖先。
18世纪,英国与中国往来,松狮犬也从中国传到了西方。从东方回去的水手将松狮犬放在商船的隔间里带回英国。松狮犬的英文名Chow Chow在当时是一个行话术语,用于称呼这些船所运载的大量各式各样的物品,这个术语也成为了这些狗的绰号,逐渐成为这一犬种的英文名称。
(另一个传说是松狮犬在古代曾名为獢獢 xiāo,根据粤语发音西方人将它们称为 Chow Chow。)
第一个提到并描述松狮犬的欧洲人是马可.波罗(Marco Polo),他在13世纪作为元朝的客人到访中国,在他的游记中写到了它们。但松狮犬在西方世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5世纪晚期,水手和商人将它作为一种稀奇物放在东印度公司的飞剪式帆船中带回。
马可.波罗号飞剪式帆船
瑞午.吉尔伯特.怀特(Rev Gilbert White)在他的书《海运的自然历史和古物(The Natural History and Antiquities of Seaborne)》中细致地描述了东印度公司一名年轻人从广东进口的一对幼犬:“它们是中国广东的犬种,在这个国家被养来吃。”他继续写到:它们的后腿一般是直的,在膝部没有任何弯曲;眼睛乌黑,小而锐利;嘴唇内部和口腔是一样的颜色,舌头是蓝色。
伦敦动物园将几只原生松狮犬饲养在野生犬类区。1865年有人赠送了维多利亚女王几只原生松狮犬,它们被养在温莎的兽笼里。
松狮犬在西方的繁育和展览应该是在1879年当一只名为中国之谜(Chinese Puzzle)的黑色母犬到达英国之后兴起的,随后的几年它的主人W.K.陶顿(W. K. Taunton)将它放在水晶宫的犬展上展出。
1895年伦敦水晶宫的犬展
1884年朗斯代尔伯爵(Earl of Lonsdale)从中国进口了一只原生松狮犬,三年之后他给了亨特利侯爵夫人(Marchioness of Huntley)一只名为橄榄石(Peridot)的狗,侯爵夫人随后繁育了一只名为橄榄石二(Peridot II)的松狮犬,这就是格兰维尔.戈登夫人(Lady Granville Gordon)的犬舍的基础。
格兰维尔.戈登夫人帮助英国犬舍俱乐部承认了松狮犬(Chow Chow)这一犬种,它们不再只被认作一种“外国狗”。她也是英国第一只蓝色松狮犬的拥有者。
戈登夫人与橄榄石
格兰维尔.戈登夫人的女儿福德尔.菲利普斯夫人(Lady Faudel-Phillips)之后成立了有名的安姆维尔犬舍(Amwell kennels),并成为了1898年以前主要的繁育者和展示者。
1890年A.C.德比小姐(A. C. Derby)在美国展示了一只名为塔克雅(Takya)的松狮犬,这是第一只在美国展示的松狮犬,当年塔克雅夺得了西敏犬舍俱乐部(Westminster Kennel Club)犬展的第三名。
1895年一定是松狮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从中国进口的原生松狮犬獢八(Chow VIII)成为第一只松狮犬冠军,橄榄石二获得LKA冠军秀的总冠军,美国松狮犬俱乐部也在当年成立。这一年,英国以獢八为范本制定了松狮犬的第一个犬种标准。
在英国赢得尊重的同时,原生松狮犬在美国也成为了一种时尚。波克特夫人(Mrs Proctor)将中国密友(Chinese Chum)出口到美国,它是1905年第一届美国松狮犬比赛的冠军,也是后来许多冠军犬的雄性祖先,包括冠军犬黑云(Black Cloud)和亚洲之夜(Night of Asia),它们是蓝龙犬舍(Blue Dragon)的基础。中国密友也赢得了1906年西敏犬展的最佳犬种奖。
中国密友(Chinese Chum)
在那之后,松狮犬的繁育和展览飞速发展。美国费城的杰瑞特夫人(Mrs Jarrett)成立了美国的第一个松狮犬舍,并获得了美国犬舍俱乐部对该犬种的承认。
美国松狮犬俱乐部于1906年成立。法国松狮犬俱乐部于1924年由马瑞肖夫人(Mme Mareschal)成立,战后由伊冯.迪奥特夫人(Mme Yvonne Diot)复兴。1974年第一只松狮犬进入德国血统记录簿。
逐渐地,原生松狮犬可爱的特点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从1920年代开始,该犬种的受欢迎度稳步上升。大批名人曾养过原生松狮犬,包括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埃及公主、阿尔巴尼亚国王以及众多影视明星。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卡尔文·库利奇(John Calvin Coolidge)一家人在白宫养的两只原生松狮犬小提姆(Tiny Tim)和黑莓(Blackberry) 更是将原生松狮犬带到了聚光灯下,掀起了欧美1920年代的原生松狮犬热潮。
库利奇夫妇与黑莓
松狮犬为什么会变样
传统的中国松狮犬称为原生松狮犬,它包括古往今来一直在中国大地繁衍生息的松狮犬和早期从中国引入欧美的松狮犬;20世纪40年代以后欧美在原生松狮犬的基础上经过选育新培养出的松狮犬称为美系松狮犬。
美国的松狮犬犬种标准被重写过四次,之间有过许多的更改,在某些情况下,标准的变更以及育犬人和裁判对文字的解读直接负面地影响了松狮犬的犬种体态和健康。
1940年代之前,松狮犬在欧美的模样相对来说没有发生变化,它们面相开阔、体型适中,那时候在英国和美国这个来自中国的异域犬种非常流行。
1915年欧美杂志上的松狮犬
到了1940年代中期,就像许多其它犬种所经历过的,“越大越好,毛越多、颜色越异域越迷人”的审美趋势占了上风,由此导致的注重这些特色的选育忽视了松狮犬原有的犬种特征以及健康。许多有经验的繁育人仍然巧妙地为原本健康强壮的犬种增添了这些特色,既粉饰了门面,又保留了一定的犬种特征,维护了功能。
时间前进到1970至1980年代,松狮犬经历了流行度的第二次大幅上升,更为夸张的“泰迪熊”模样的幼犬所标示的利益召唤着宠物市场的繁育者们,飞速上升的销量让松狮犬的数量在美国犬舍俱乐部AKC的排名上升至第六位。不可避免的是,市场上为数众多的繁育者们发现“金钱松狮”并没能让他们获利,因为这一犬种不能在大数量的狗群中或宠物商店中轻松社交,并且它们的产崽数量较小,更粗壮的骨头伴随着昂贵的剖腹产的风险。
美国重写了更简明的1986年犬种标准,重点是要校正美系松狮犬的犬种特征和解决它们的健康问题。随着标准的重写,犬种数量逐渐下降,但在从疯狂的繁育中醒过来之后,留给美系松狮犬的是新的挑战,即健康问题和遗传问题。麻烦的是,美系松狮犬在获得更粗的骨头、更大的头和更厚的毛的选育中妥协了正方形的外形、踩高跷似的步态以及其它松狮犬的优良犬种特征,同时导致美系松狮犬易患眼睑内翻、臀部发育不良、膝盖骨脱臼等疾病。
2016年松狮犬在AKC排名第74位。如今欧美的育犬人保持积极乐观,致力于维护松狮犬的风采、努力解决遗传问题,他们认为虽然不同的育犬人对犬种标准有各自解读的空间,但松狮犬纯正的犬种特征以及它们的健康永远是首要的核心,在这方面不能妥协。
而在松狮犬的原产地中国,早期从中国引入欧美的原生松狮犬至今依然大量存在于两广地区,它们自然健康、保持着优良的犬种特征,正待国人珍视。
7、现状
原生松狮犬现主要分布于岭南的珠三角地区和广西。
曾经原生松狮犬在中国南方的数量很大,但现在受到外来犬种的冲击,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小。
原生松狮犬是中国城市宠物大军中为数不多的本土犬种之一,狗贩们把它推向了市场,但由于它未获得国际犬业组织的承认,一些狗贩往往谎称这些狗有着藏狮等等高贵的血统,或者将其冒充柴犬、秋田犬,由此造成了大众对原生松狮犬的许多误解。
如今欧美人在追忆古典松狮(Vintage Chow,即早期从中国引入欧美的原生松狮犬),欧美的育犬人在致力于校正美系松狮犬的遗传问题和健康问题、恢复松狮犬应有的风采,而在松狮犬的原产地中国,自然健康的原生松狮犬在两广地区还大量存在,但这一古老、优秀的本土犬种却没有得到国人的珍视,甚至大多数人只知美系松狮犬,却不识它的祖先原生松狮犬,令人十分遗憾。
原生松狮犬代表着最原始的松狮血统,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文化财富。中国人不珍惜自己的东西,外国人拿走中国的土狗改造后又卖回给中国,国人就视为宝贝,这也是中国原生犬种发展的一个畸形现象。
种种问题的根源也在于中国犬业发展的落后。中国不制定自己的犬种标准,欧美承认的犬种才是所谓的纯种狗,欧美没有承认的在国内再出名也没用,这最终阻碍了中国本土犬种的发展,也导致了国民对本土犬种的不自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渐增强,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了保护原生犬种的重要性,为它们发声发力。相信中国的本土犬种能逐渐走出困境,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喜爱。
8、犬种参考标准
中国目前还没有官方公布的原生松狮犬犬种标准。但英国的第一个松狮犬犬种标准写于1895年,美国的第一个松狮犬犬种标准写于1906年,这两个标准都以1895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原生松狮犬獢八(Chow VIII)为范本,可以作为原生松狮犬的犬种参考标准。
美国1906年松狮犬犬种标准
头部:头骨平坦且宽阔,鼻子与前额之间的区域小,眼部下方填充饱满;
口鼻:长度适中,从眼部到鼻端宽阔(鼻端不像狐狸那样尖);
鼻头:黑色,大且宽。奶油色或浅色的狗允许有粉红色的鼻子;
舌头:黑色;
眼睛:深色,小(蓝色的狗允许有浅色眼睛);
耳朵:小,尖,直立,在眼睛上方前倾得恰到好处,这让该犬种有一种皱着眉的独特表情;
牙齿:强健,平整;
颈部:强壮,饱满,稳稳固定在肩上,略呈拱形;
肩部:肌肉发达,成斜坡;
:宽且深;
背部:短,直,强壮;
腰部:有力;
尾部:卷起来紧贴在背上;
前腿:笔直,长度适中,骨骼粗壮;
后腿:和前腿一样,肌肉发达,向踝关节收拢(虽然该标准没有提到后腿笔直、后膝关节和踝关节缺乏弯曲,但这些仍然被认为是松狮犬腿部应有的构造);
脚部:小,圆,像猫一样,稳稳站立在脚趾上;
毛发:量大,浓密,直,并且质地相当粗糙,带有柔软似羊毛的内层绒毛;
颜色:纯色,可为黑、红、黄、蓝、白等,没有花斑(尾巴底侧和大腿后侧往往颜色较浅);
总体外观:一只充满活力、健壮的狗,腰部紧凑,体格结实,尾巴卷曲在背上;
不合格的表现:耳朵下垂,舌头红色,尾巴没有卷曲在背上,皮毛有白色斑点,鼻子红色(除非是或白色的品种)。
獢八(Chow VIII)
獢八是1895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一只雄性原生松狮犬,英国和美国便是以它为范本制定了松狮犬的第一个犬种标准。
原生松狮犬獢八(Chow VIII)
獢八的资料:
1890年10月原生松狮犬獢八出生于中国;
1895年巴格萧小姐(Miss Bagshaw)将它进口到英国;
它的血统和繁育者未知;
它是英国第一只赢得冠军头衔的松狮犬;
獢八作为种犬的价格是33英镑;
它被认为是完美的,松狮犬最初的犬种标准便是根据它的形态特点写就;
虽然它是近乎完美的范本,但据说它的脾性猛烈,换过许多次主人;
在施普伦格尔先生(Mr. Sprengel)经手后它被卖给了莱斯伍德种犬场(Leyswood stud)的坦普尔先生(Mr. Temple);
1897年獢八在伦敦的一个犬展上参展,因被J.V.费博尔(J.V.Faber)出价100英镑(约合2020年人民币10万元)购买而引起轰动;
它于1905年去世(15岁)。
9、松狮犬的分类
松狮犬原产于中国,现主要分为原生松狮犬、美系松狮犬和俄系松狮犬。
原生松狮犬
中国原生松狮犬,俗称土松、熊狗,现主要分布于中国珠三角地区和广西。
原生松狮犬包括古往今来一直在中国大地繁衍生息的松狮犬和早期从中国引入欧美的松狮犬。
原生松狮犬
原生松狮犬自然健康,蓝黑色或蓝黑花斑色的舌头以及踩高跷似的步态是它独有的特征。
成犬平均肩高38至55厘米,体重一般15至25公斤。身材健壮,肌肉发达,身体侧面呈正方形,背部平直,四肢笔直,脚掌肥厚。头部比例很大,头骨宽而平;耳朵厚,呈三角形立在脑袋上;杏仁眼,黑眼线,眼仁褐色;眼窝深,眉头蹙起,因此眼睛时常看起来像是三角形,略带憨憨的愁容;口鼻中等长度,宽而深,稍尖,嘴唇为黑色。颈部有鬃毛环绕,像雄性狮子;被毛长而浓密,毛色多样,一般为纯色;尾巴长有浓密长毛,高卷在后背似花朵盛放。整体非常自然协调、美丽威严。
美系松狮犬
美系松狮犬是指20世纪40年代以后,欧美在中国原生松狮犬的基础上经过选育新培养出的松狮犬。
美系松狮犬身体特征较可爱,体型较小,体毛较长,口鼻较短圆,口鼻周的肉更厚。
美系松狮犬
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美系松狮犬在获得更粗的骨头、更大的头和更厚的毛的选育中妥协了松狮犬最初的犬种特征以及健康,导致美系松狮犬易患眼睑内翻、臀部发育不良、膝盖骨脱臼等疾病。
1986年美国重写了更简明的松狮犬犬种标准,重点是要校正美系松狮犬的犬种特征和解决它们的健康问题。如今欧美的育犬人保持积极乐观,致力于维护松狮犬的风采以及解决遗传问题,他们认为松狮犬纯正的犬种特征以及它们的健康永远是首要的核心,在这方面不能妥协。
俄系松狮犬
俄系松狮犬是指早期俄罗斯从英国引入培养的松狮犬,它们体形粗大,头似狐狸犬,头毛较短,被毛直立、致密细腻,毛色纯正,尤以红色为佳。
松狮是属于中国的吗
原产地中国,起源于2世纪。 松狮犬是起源于中国的犬种,完全不含有其它各国犬种的血统,两千多年以前出现在中国浮雕的纪录证明了它是相当古老的犬种。而有关它两千年来的坎坷发展过程像极了动汤不安、盛衰交替的中国历史。十七、八世纪时,落难成为进补的食用犬,这也是其犬种名[Chow Chow(咀嚼声)]之来源。值得庆幸的是,当它由英国人带到欧洲后,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钟爱,始改变了原来的悲惨命运。 松狮犬是原产中国的古老犬种,至少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汉朝有些文物中也可见到。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并加以改良。古代的松狮犬被视为恶灵的敌人,一向被用来看守寺院和拖拉小车。松狮犬属于工作犬类,是多功能的万能犬,可以胜任狩猎,护卫和拖曳等任务。松狮犬有灵敏的嗅觉,有敏锐的狩猎触觉,擅于捕猎蒙古鸡、湖南鹧鸪,猎人均称赞松狮犬有快速的步伐及充沛的精力。松狮犬集美丽,高贵和自然于一身,一脸典型的悲苦表情更添情趣。现在松狮犬可爱的外表已被人视作理想的家居宠物,主要作为伴侣犬。 性格 松狮犬胆大勇敢,喜欢嬉戏,是儿童的良伴,通常被用作伴侣犬和护卫犬。富浓厚的贵族气息,不喜欢人类无礼、戏谑的逗弄。 松狮犬有长毛和短毛两个品种。长毛品种全身披长毛,在颈肩部被毛长而直,形如狮鬓状。短毛品种被毛浓密蓬松,肩毛也较长。毛色为整体一色,有黑色、红褐色、蓝色、黄褐色和白色等,没有斑点或花纹。头部形似狮子,额部宽而平坦,口鼻部中等长,鼻端黑色。舌呈蓝或蓝紫色,这是松狮犬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眼小,呈杏仁状,深而下陷。耳小,呈三角形,直立或前倾。胸阔而深,背短,四肢粗壮,脚似猫爪。尾毛丰厚,尾根高卷于背上。体高46-60厘米,体重22-27公斤
松狮的产地是哪里?
品种名称:松狮犬
英文名称:Chow Chow
体型分类:中型
犬种分类:工作犬
历史:
原产地中国,起源于2世纪。
松狮犬有粗毛和短毛的类型分别,是原产中国的古老犬种,至少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汉朝有些文物中也可见到。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并加以改良。古代的松狮犬被视为恶灵的敌人,一向被用来看守寺院和拖拉小车。松狮犬属于工作犬类,是多功能的万能犬,可以胜任狩猎,护卫和拖曳等任务。松狮犬有灵敏的嗅觉,有敏锐的狩猎触觉,擅于捕猎蒙古鸡、湖南鹧鸪,猎人均称赞松狮犬有快速的步伐及充沛的精力。松狮犬集美丽,高贵和自然于一身,一脸典型的悲苦表情更添情趣。现在松狮犬可爱的外表已被人视作理想的家居宠物,主要作为伴侣犬。
外观:
体格强健,身体呈方形,属中型犬,肌肉发达,骨骼粗壮,骨量足。身体紧凑、短、胸宽而深,尾根高,尾巴紧贴背部卷起,后腿几乎没有明显的弯曲。正是这种结构形成了松狮独特的短而呆板的步法。头大,颅骨宽而平,嘴阔而深,昂首,体态优雅。 眼深褐色,深陷,双眼距离宽,眼斜,中等大小,杏仁状。眼圈黑色。耳小,中等厚度,三角形但耳尖稍圆,竖耳,略微前倾。鼻子较大而宽,黑色,鼻孔明显张开。口鼻比较宽,嘴唇的边缘为黑色,嘴的大部分组织是黑色,拥有独特的蓝舌头。
颈部强壮有力而饱满,肌肉发达。 背线平直,强壮。胸宽,深,肌肉发达。腰部肌肉发达,强壮,短,宽而深。臀部短而宽,臀部和大腿肌肉发达,骨骼粗大。尾部与臀部齐平。尾根高,卷起紧贴背部。足爪圆,紧凑,为标准猫爪,脚趾的肉垫很厚,站立很稳。
被毛有两种类型:粗毛和短毛。短毛品种比较少。粗毛型有双层被毛。粗毛丰富,浓密,平直,不突出,毛层紧贴身体。表面毛杂乱;底毛柔软,浓密,类似于羊毛。被毛在头和脖子周围形成了一圈浓密的流苏般的鬃毛,衬托着松狮的头。公犬的被毛和流苏一般都比母犬长。尾部的毛为羽状。短毛型除了外层被毛的数量和分布以外,短毛松狮的判定标准与粗毛松狮基本相同。短毛松狮有一身硬质、浓密,光滑的外层被毛,以及界限分明的内层被毛。腿上和尾巴没有明显的流苏状或羽毛状的饰毛。皮毛有五种颜色:红(淡金至红褐色),黑色,蓝色,肉桂色(浅至深肉桂色)和奶白色。
体型:
身高 46-56厘米
体重 20-32公斤
用途:
松狮犬最早是用作狩猎犬、护卫犬和拖曳犬等多种功能的万能犬。由于它肉鲜嫩而味美,骨、胆汁、舌等各部可以入药,故又曾以“吃”独步全球的国度里,而成为冬季进补之珍品。而今它在伴侣犬中独树一帜,成为很受欢迎的伴侣犬,而不再受人“任意宰割”。
选购与选育要点:
选择松狮犬时,应选择头宽平,口吻短宽深,颈毛丰厚,被毛蓬松光亮者。此外,还应选择肌肉发达、强健,平衡性好,身材短、紧凑,四肢骨骼粗实者。
缺陷:
头部狭窄,口吻尖细,舌头非蓝紫色,上颌或下颌外突,鼻除黑色外的其他颜色或有斑点,狭胸,单耳或双耳下垂均为缺陷
饲养管理要点:
松狮犬体格强壮,抗病力较强,一般无需特殊护理。但其被毛丰厚、长而密,故应经常梳刷,以保持美观、清洁。经常刷毛,清理耳朵,最好三个月幼犬购回,易训练
外型特点:
头部似狮子、尾部多毛而阔并卷在背上。颈部粗壮而微弯。深阔,背短、直、壮、眼小而黑。
毛质与毛色:
背毛丰厚,毛直而长,有狮松式的鬃毛,毛色有单一的黑色、红色、黄褐色、蓝色、米色、白色、银紫色等。
性格:
忠实于主人,易训练,却蔑视陌生人。
历史:
松狮犬是中国北方犬种,在早些年人们饲养它是为食其肉,此犬肉特别鲜美,并且骨、胆、舌头皆可入药。
1880年,英国驻北京一使官将一对松狮,赠送给韦尔斯王子(后来爱德华七世)。1984年英国养犬俱乐部正式承认这一品种及其标准。松狮犬最大特点是蓝色或蓝紫色舌头,这是它的“高标”。
松狮犬和中国有什么渊源?
目前一种说法是松狮犬原产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东方犬种,这种神秘的动物与中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在历史上,松狮犬与藏獒、拉萨犬等同属喇嘛们尊祟的神圣动物,被视为恶灵的敌人,因此常用做寺院的护卫犬。但是由于很多历史文献在朝代更迭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关于松狮犬出现的确切年代尚不明确,目前也很难考证松狮犬的祖先。人们在从汉代古墓中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最早的松狮犬形象,所以可以确定,这一犬种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
松狮犬还有些学者认为松狮犬的历史可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传说,3000年前的匈奴人最早开始训养松狮犬,在关于匈奴人的战争传说中可以看到作为“奇兵”使用的体型硕大的黑嘴犬,而在捕猎时这种动物还可以作为护卫犬。有人猜测,这就是松狮犬的祖先。松狮犬最初作为警犬,用以防范敌人入侵,后来则成为贵族的猎犬。汉代末期,松狮犬成为跟随军队出征的一支特殊队伍,但这个时候的松狮并不是作为猎犬使用,而是作为粮草之一。它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喂饱战士们的肚子,稳定汉朝的江山,随军出征的松狮犬数量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过几千只。到了公元7世纪的唐朝,松狮犬成为最受皇室推宠的一个猎犬犬种,顶峰时唐朝皇室曾经拥有过2500对松狮犬和1万名猎人的庞大捕猎阵容。 到了明末清初,松狮犬依然活跃在历史上,传说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在出生入死之时都会带着一条松狮犬在身边。公元1587年,努尔哈赤在一次战役中受伤,昏倒在一片芦苇荡中,敌人火烧芦苇荡,想要通过此举消灭努尔哈赤。然而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安然无恙,身边芦苇却都已经湿透倒成一片,再看那条爱犬浑身湿漉漉的,已经死在一边。原来这条松狮犬为了救主人,不断用身体蘸着湖水压倒主人周围的芦苇做出一条防火带,最终精疲力竭,亡命于此。为了表彰这条爱犬的救主之功,努尔哈赤后来封它为固山额真,并颁旨满人不能食狗杀狗。据说黄狗救主的传说和满族人不吃狗肉这一风俗有关。然而绝大多数人相信松狮犬的原产地是中国的北方,但是这种蓝舌头的狗在中国南部也拥有庞大的数量,尤其是在广州境内。在一些传说中,这个犬种在被人们称之为“松狮”之前通常以“黑舌”或者“黑嘴”犬著称。在北方,它也被称为狼犬、黑熊犬、黑舌头或者广东犬等。 松狮犬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折射出人类部分的发展史,随着古代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朝代更迭,松狮犬的命运也一波三折,或受人推崇,或被人鱼肉,其生活经历在不同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动荡情况以及发展脉络,同时也对松狮犬的特殊性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