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出现拐卖儿童犯什么罪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4 02:31:48
文档

出现拐卖儿童犯什么罪行?

本文介绍了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及其特征。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出卖的目的。拐卖儿童罪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法律分析;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包括哪些。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只要实施了前述一种行为,即以拐卖儿童罪论处。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推荐度:
导读本文介绍了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及其特征。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出卖的目的。拐卖儿童罪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法律分析;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包括哪些。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只要实施了前述一种行为,即以拐卖儿童罪论处。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文介绍了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及其特征。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出卖的目的。拐卖儿童罪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包括哪些?

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只要实施了前述一种行为,即以拐卖儿童罪论处。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拐卖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拐骗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拐骗的对象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犯罪特征

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人格尊严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尊严密切相关的以精神性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被害儿童被拐骗后,处于行为人控制之下,处于被欺骗、任其摆布的境地,失去决定自己去向的身体自由权,行为人将被害儿童当作商品出卖,损害其做人的尊严。而且极易引起被害人家庭离散,有时甚至家破人亡,其社会危害性极大。

拐卖儿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而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出卖的目的。只要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被拐妇女、儿童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拐卖儿童罪。即使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实施完毕,仍应视为既遂。至于是否卖出,即犯罪目的是否实现不影响此罪的成立。但是,如果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并不是以出卖为目的,例如,是为了奸淫、收养、奴役、强迫卖淫等目的,则可能构成其他犯罪,不构成拐卖儿童罪。但实践中有的行为人收买被拐卖的儿童是为了与被害人形成家庭关系,并不是为出卖,而收买后,由于被害人反抗或者其他原因,行为人又将收买的儿童卖给他人,应以拐骗儿童罪处罚。实践中,拐卖儿童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绝对排除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实施拐卖儿童的行为。如出于报复他人动机而实施拐卖儿童的行为。如果仅强调以营利为目的,就会漏掉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实施此类行为。

拓展延伸

拐卖儿童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以非法手段拐骗、绑架、拐骗或者以实力控制未成年人,并将其作为奴隶或者生育工具的行为。拐卖儿童的犯罪特征包括:

1. 拐骗、绑架、拐骗手段多样: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常常采用多种手段,如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等现代通讯工具,或者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寻找目标并进行拐骗。

2. 犯罪分子利用人际关系:许多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利用自己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亲戚、朋友、老师等,使受害者更容易被其利用。

3. 犯罪分子犯罪目的明确: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往往有明确的犯罪目的,有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有的则是为了繁衍后代或者满足自己的性需求。

4. 受害者身心遭受双重伤害:拐卖儿童犯罪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双重伤害,使其承受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对于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应该依法严厉打击。对于犯罪分子,应该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依法从重或者从轻处罚。对于受害者,应该给予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必要的经济、法律帮助,使其尽快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的生活。同时,应该加强对社会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拐卖儿童犯罪的认识和警惕,减少其发生。

结语

拐卖儿童犯罪行为包括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且以出卖为目的。犯罪特征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且极易引起被害人家庭离散,有时甚至家破人亡,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行为人具有出卖的目的。拐卖儿童罪可以以出卖为目的,也可以以其他目的如奸淫、收养、奴役、强迫卖淫等构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二条 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被解救妇女的安置、救助和关爱等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踪、被拐卖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一条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文档

出现拐卖儿童犯什么罪行?

本文介绍了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及其特征。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出卖的目的。拐卖儿童罪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法律分析;一、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包括哪些。拐卖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等行为之一。只要实施了前述一种行为,即以拐卖儿童罪论处。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