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百灵
凤头百灵重要分散在欧洲至中东、非洲、中亚、蒙古以及华夏等地,它们在华夏西北地域为留鸟、夏候鸟。被2013年濒危物种赤色名录ver3。1列为矮危(LC)种类。
凤头百灵喜好栖于搞燥平本、启阔平本、沿海平本、本野、半荒凉、戈壁边际、草地、矮山平川、瘠土、河滨、沙岸、草丛、坟地、荒山坡、农田和及弃耕地。
凤头百灵在非生长期多结群生计;常于大地行走或者振翼作虚弱的波状遨游。于大地,或者于遨游时,或者在空中振翼共时缓缓笔直下落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大地亦善奔波,吃惊扰常常躲匿没有动,因有维护色而没有易被发现。升起时作清楚的du-ee及笛音ee或者uu。鸣声为4~6音节甜蜜而悲婉的短句。没有断反复且间杂着颤音。较云雀(确定引见)的鸣声缓、短而清楚。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凤头百灵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有什么特点?
凤头百灵也叫阿兰子、角角、大角等。在分类学上属于雀形目、百灵科、凤头百灵属。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东部和南部等地。
形态:体长约18厘米,体重约30克。头上有长而窄的黑色冠羽。上体为沙褐色,杂以黑褐色纵纹。尾上覆羽深棕色,无黑纹。两翼和尾羽均为暗褐色。为棕白色,具有黑褐纵斑,两胁和尾下覆羽呈深棕色。虹膜灰褐色,嘴铅灰色。
生态:栖息在山脚草原、海滨草地或荒漠草原地带,喜欢在高空鸣叫,边飞边鸣,姿态优美,鸣声动听。在地上急速奔驰,飞翔时呈直线上升。以各种杂草种子、昆虫、蠕虫等为食。春天营巢于地面凹陷处,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为14~16天。
饲养:凤头百灵最好从雏鸟养起。雏鸟饲料用软食,主要由绿豆粉、玉米粉、熟鸡蛋或熟鸭蛋、肉末、昆虫、菜叶汁,加适量钙粉和水调合成干糊状,15日龄以下需填喂,15日龄后由其自己啄食,并逐步加入粟子等粒料,过渡到成鸟饲料。雏鸟饲养还要注意保暖,10日龄以下保持30℃以上温度,以后逐步降温,直到羽毛长全。成鸟驯养,开始要遮暗,饲养在百灵笼内,不要栖木,笼底设一高圆台,又叫凤凰台,笼底铺一层沙,供其沙浴。凤头百灵在沙浴时,全身羽毛蓬松,用翅和爪扬起沙子,喷到羽毛中,再抖擞身体拍打双翅,把沙子再溅出来,反复多次,以达到清理羽毛、降温目的。所以,笼中的沙子每天都要过筛,清除鸟粪、饲料壳等,并加入经太阳曝晒消毒的细沙。每次沙浴后应更换水缸中的清水。凤头百灵的饲料有粟子、蛋米、稗子等,另加少量昆虫、菜叶和水果。在换羽和冬季时,增加苏子和菜籽。每年3~6月是凤头百灵的鸣叫旺季,要增加用绿豆粉、熟鸡蛋黄研合的粉料,增加遛鸟,多晒太阳,还可试用“胖大海”泡的水供饮用。训练鸣叫可以请叫口好的凤头百灵当“老师”,在遛鸟时罩上笼衣挂在“老师”边上,听叫学习,约需几个月时间就能仿效“老师”的叫口。
凤头百灵鸟的全面资料
1、凤头百灵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7 cm,翼展29 -34 cm,体重35-45 g。体型略大的具褐色纵纹的百灵。具羽冠,冠羽长而窄。上体沙褐而具近黑色纵纹,尾覆羽皮。浅皮黄,胸密布近黑色纵纹。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长而下弯;
2、飞行时两翼宽,翼下锈色;尾深褐而两侧黄褐。幼鸟上体密布点斑。与云雀区别在侧影显大而羽冠尖,嘴较长且弯,耳羽较少棕色且无白色的后翼缘。虹膜-深褐;嘴-黄粉色,嘴端深色;脚-偏粉色;
3、凤头百灵 栖于干燥平原、旷野、半荒漠、沙漠边缘、农耕地及弃耕地。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浆果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甲虫、蚱蜢、蝗虫等。
扩展资料:
如何饲养:
1、分笼饲养训练:
窝雏凤头百灵齐毛后即要分笼,每笼一只,一方面为防止它们互相争斗,啄羽;另一方面给它们一个按定的环境便于学口,每天带它到热闹的地方溜溜,见见世面,磨磨性,以免今后见什么怕什么。凤头百灵一般都爱上高台,训练它上高台的方法和百灵一样,先矮后高台,先大后小台,上槽后就应开始训练;
2、食物调配:
雏鸟主食鸡蛋黄拌绿豆面,饲喂十五日龄以内的小鸟时,其比例为3:1,半月以后调整为本1:1,生绿豆面发苦小鸟不爱吃,最好上笼蒸十几分钟;一月日龄以上的小鸟,粉料加梢许水拌成稠糊状供鸟自食,适当喂点蚂蚱,面包虫,但面包虫不可多喂,以免上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头百灵鸟
凤头百灵长什么样
凤头百灵长什么样?
凤头百灵(学名:Regulusgoodfellowi)是一种小型鸟类,身长仅有9至10厘米,生活在中国的梅花雪山地区。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凤头百灵长什么样。
1、外形特征
凤头百灵的外形十分迷人,它的头部呈现出艳丽多彩的色彩,头顶的金和眉部的橙相互映衬,耳羽上的橙红色更是炫目。它的背部和腹部分别为绿色和灰色,腹部还镶有一条白色的纵线,亮点十足。此外,凤头百灵的双翅较短,尾巴也比较短。
2、叫声特征
凤头百灵的鸣叫声轻巧悦耳,常常被形容为“啾啾”或“飞苍蝇”的响声。它们通常在树枝上或灌木丛中高声啼叫,是梅花雪山地区的重要观鸟对象。
3、生活习性
凤头百灵是一种喜欢栖息在高山森林中的鸟类,通常活动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梅花雪山地区。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常常在枝叶间穿梭觅食,飞行速度极快。由于生长环境的,凤头百灵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4、繁殖习性
凤头百灵在繁殖季节常常选择在泉水附近的树洞内筑巢繁殖。繁殖期一般在4月至9月之间,每次产卵4至5枚,孵化期为15至16天。雏鸟出壳后,由母鸟照顾护理,待雏鸟羽毛长齐后,便可开始活动。
凤头百灵的种群现状
为中国西北地区留鸟、夏候鸟,迁延时北部地区数量较多。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