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鲢鳙在淡水之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垂钓的行为也是十分广泛的。一般情况下,在四季都可以垂钓它们,在秋季和冬季也是如此,可以垂钓鲢鳙。不过,秋季和冬季各自有三个月,可见跨度是非常大的。而若是在不同的时段内,气候条件自然也是不同的,因而鲢鳙的状态也就是不同的,会影响到垂钓鲢鳙的难易程度,此时就不太容易成功。
这两个季节相比,秋季相对来说更容易钓到,这是因为秋季的气候条件相对适宜一些。此时,鲢鳙的状态更活跃,所以相对也更容易钓到。但若是在冬季的话,则气温比较寒冷,各方面条件都是不太合适的。所以,即使在冬季是可以垂钓的,但效果也不太好,钓到的概率也并不是特别高。若是此时采取垂钓活动的话,要注意的事项是比较多的。
二、秋冬季怎样钓鲢鳙上文已经介绍过,秋季和冬季可以垂钓鲢鳙,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1、准备钓具:在秋冬季节垂钓鲢鳙,可以使用海竿,这种鱼竿适合垂钓水域中体型比较大的鲢鳙。同时还需要搭配型号比较大的鱼线和鱼钩,效果才是比较好的。
2、准备饵料:在冬季,饵料的味道尽量浓一些。由于鲢鳙比较喜欢酸味和臭味的饵料,可以准备味道较浓的酸臭味饵料。
3、选择钓位:钓位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是深度,在秋季可以在浅一些的位置钓,冬季则需要在深一些的位置。再者,水草和遮蔽物也是需要考虑到的,尽量在多的位置钓。
4、开始打窝:打窝需要用到雾化程度比较高的窝料,在水中发散速度更快一些,效果也更好。
5、开始垂钓:首先,抛竿到选择好的钓点的位置,让饵料进入水中并逐渐下降。然后一直观察鱼漂的状态,鲢鳙上钩的时候鱼漂会剧烈抖动,此时就可以考虑提竿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秋冬钓鲢鳙可以吗,技巧有哪些
选择合适的时间:秋季基本全天能钓,冬季尽量在中午钓。选择合适的饵料:使用蒜味、酸臭味、腥味的饵料。选择合适的钓位:在草洞、入水口、背风向阳的位置钓。提前打窝:提前用酸臭味、雾化程度高的窝料在鲢鳙出没位置打窝。提竿之前遛鱼:遛鱼可以有效消耗鲢鳙的力气,遛鱼之后提竿更容易钓到,而且还可以防止跑鱼。
鲢鳙是生活在淡水里面的一个鱼种,也是垂钓者比较欢迎的一个垂钓鱼种,垂钓的行为十分普遍,在各地都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从时间来看,总体来看秋冬季节都是可以垂钓鲢鳙的。秋冬季节指的就是秋季和冬季,跨度较大,指的是半年的时间。而若是这样的话,则在这个阶段之内都是可以垂钓鲢鳙的,各地都是如此。
不过,由于秋冬季节的跨度大,所以在具体的时段内垂钓鲢鳙,效果以及难度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比如,从难度来看,在秋季垂钓鲢鳙的难度明显更低一些,因为秋季的气候条件更为适宜。但若是在冬季,则主要的特征就是寒冷,在这种情况下鲢鳙就会变得不是特别活跃,因而垂钓鲢鳙的难度也会适当增加。当然,不论在什么时候垂钓,若采取了正确的方式,都是可能钓到的。
上文已经介绍过,在秋冬季节可以垂钓鲢鳙,而在这两个季节垂钓的时候,为了更容易成功,有很多技巧都是需要注意的:
1、选择合适的时间:在一天之中,具体垂钓鲢鳙的时间选择就是十分重要的。若是在秋季,则基本上一天都是比较适宜的。但若是在冬季的话,则一般是中午前后是适合垂钓。
2、选择合适的饵料:饵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饵料的味型是十分重要的,鲢鳙喜欢的味型比如蒜味、酸臭味、腥味等,在秋冬季节都可以使用。在冬季尤其需要注意,需要让味道浓一些,才能更好地将鲢鳙吸引过来。
3、选择合适的钓位:在不同的水域中,情况是不同的,不过它们喜欢聚集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比如水草多的草洞位置,氧气多的进水口位置。在冬季,可尽量选择背风和向阳的位置。
4、提前打窝:这个技巧有利于提前将鲢鳙吸引到附近。打窝也得用鲢鳙喜欢的窝料,比如酸臭味的,雾化程度尽量好一些。
5、提竿之前遛鱼:在提竿之前,为了将鲢鳙的力气消耗一下,需要先遛鱼,遛鱼之后提竿才更容易成功,不容易跑鱼。
秋冬钓鲢鳙技巧
秋冬钓鲢鳙技巧
秋冬钓鲢鳙技巧,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钓鲢鳙是越热越好,感觉只要进入秋季,下几场雨把气温一降,就别想钓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下面分享秋冬钓鲢鳙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一、垂钓水层选择
垂钓的时候需要考虑天气变幻和鱼儿活动水层的关系。鲢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活动水层,一般早上钓浅,中午钓中层到了下午钓下层,这样随着鱼儿水层变化而变化钓层才能更好的上鱼。
二、漂相分辨
如果浮漂出现晃动下滑的动作,很有可能是鲢鱅蹭线导致的,我们在垂钓的过程中主抓有力的顿口动作,如果出现的顿口动作越清晰有力,说明上鱼的几率就越高,因为鲢鱅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种,当出现有力一顿时才是钩饵入口的标准动作,如果只是上下的滑动,那很可能是鲢鱅吸入水流时冲击钩饵导致的,所以观漂很重要,浮漂选择同样关键。
三、判断鱼情
野钓鲢鱅的关键就是诱鱼的效果如何,窝点做好之后可以根据鱼星来判断进窝鱼情状况,如果冒出的鱼星和菊花那般密集的话说明鱼儿在底层,如果是单个鱼星的话是在中上层,另外鱼星越大说明鱼儿也就越大,大致了解鱼情状况之后就能够采用相应钓法了。
四、抛竿技巧
垂钓鲢鳙需要一定的频率打竿诱鱼,才能保证钓点快速形成雾化性很好的诱鱼立体带,需要注意的是垂钓鲢鱅尽量不要打满竿,另外除非是刮风一般不要压线,不管是抛投还是做窝都是以上鱼为主,所有的操作目的都是为了上鱼,主次要分明。
抛投的距离一般跟钓竿长度有关,比如说使用六米的钓竿垂钓的话,抛投距离为五米即可,另外钓竿上扬的`角度要在20-45度之间,这样才能保证提竿刺鱼时鱼儿难以做出有效反应,提升中鱼成功率,夏季是垂钓大鱼的好时节,有时候使用的钓竿强度不足够容易跑鱼,我们在握竿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技巧,前后的角度掌握好并适当调整角度。
五、注意事项
垂钓鲢鱅重要的是打窝,窝料要能够吸引到鲢鱅并引起鲢鱅进食的兴趣,使用的窝料最好是发酵类型的,也可以是草莓酸味较重的窝料,投放的时候要注意窝料的密集程度,另外再提醒一点就是,夏季阳光强烈,而水库很多水面都是明水区,要避开阳光直射的环境,选在早晚间垂钓。当然秋季钓鱼,早晚的水边凉意很重,钓友需要注意防寒。
1、鲢鳙嘴巴大,所以线组粗、钩子大没问题。
如果你去问10个钓鲢鳙的人,大概9个都会说这句话,鲢鳙嘴大、力气大是事实,但也得看个头大小、活性强弱,当鱼口旺盛形成抢食时你弄根麻绳也行,但鱼口不好时就得换小钩小线了,特别是气温较低时,鲢鳙活性降低、活动量减少,吃饵时的力度并不大,如果你用粗线大钩就太钝了,平衡系统很难被打破,所以给你的感觉是难钓
2、钓鲢鳙讲究雾化,却忽略了附钩性。
钓鲢鳙第一步是诱,只有先把鱼引过来才能谈钓,而诱鲢鳙的精髓就是雾化,雾化虽重要但饵料的附钩性也不可忽视,如果鱼进窝以后,饵料化的太快一样钓不上鱼,或者经常矛鱼。我们一般钓鲢鳙都是前期干散,饵料到底就抽掉;等浮漂出现晃动或者小鱼炸水时说明鲢鳙进窝,应该将饵料打粘或者加面粉调粘,多等口
3、鲢鳙是中上层鱼,所以得钓浅。
(1)要在深中找浅。钓鲢鳙要钓的浅并不是说找一片浅滩来钓,而是要在深水区通过钓法来实现钓浅。比如水深6米,我们钓2米
(2)钓鲢鳙也得找水层,并不是永远钓浅。夏天温度高,鱼活跃,你钓1米、2米都没关系,即使鱼不在这一层,通过你的抛竿频率也能快速诱鱼进窝
可是天冷鲢鳙就喜欢呆在深水比较恒温的地方,而且活性很差,即使你的饵料雾化很好也不见得他会主动诱上去
所以秋冬季节钓鲢鳙,一定要找水层,可以从下往上找、也可以从上往下找,每个水层至少抛几十竿,可以以一只浮漂的长度换水层
立秋后夜钓鲢鳙秘诀
关于立秋后夜钓鲢鳙秘诀如下:
1、钓位选择
链鱼喜欢吃水里面的浮游生物,所以经常出没在浅水区,鱼星、涟漪会很明显。在钓链镛鱼时鱼星和涟漪是最准确的指示器。
2、漂相分辨:
为铺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种,当出现有力一顿时才是钩饵入口的标准动作,如果只是上下的滑动,那很可能是雏镛吸入水流时冲击钩饵导致的,主抓有力的顿口动作,顿口动作越清晰有力,上鱼的几率就越高。
3、鱼饵准备:
鱼饵食是非常混合的,香、酸、甜、臭。但是,如果香味带有轻微的甜味或者直接用酸臭诱饵,加入大蒜、腐乳等,会有很好的效果。出钓时间是从惊蛰到冬至,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夜钓。晚上6点--9点,早晨4点--7点,都是鱼口最好的时间。
4、起钓方式:
垂钓尽量不要打满竿,另外除非是刮风一般不要压线,不管是抛投还是做窝都是以上鱼为主秋天夜钓链妙招。在天气晴朗的初秋,水中的鲢鳙还是比较活跃的。气温在38度左右,气温比较高,水中的溶氧量就会稍微不足,作为对氧含量需求比较高的鲢鳙,这个时候就会来到上水层里活动。
拓展知识:
鲢鳙的生活习性比较喜欢滤食。所以我们就要找能够聚集大量浮游生物的地方,比如说河流的内湾处、洄湾,这些地方会聚集很多浮游生物,为鲢鳙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我们作钓鲢鳙要选好两点,第一呢,就是水深的地方,所以我们选择在水域比较深的地方抛饵,就会有上鱼的概率。
鲢鳙都比较喜欢酸臭的饵料,鲢鱼喜欢酸,鳙鱼喜欢臭饵。我们可以自己制作适合它们的饵料。用大约两斤的豆饼,一斤的玉米面,搅拌均匀后,加上水,密封发酵。
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五六天就可以发酵成比较好的半成品,我们在往其中200克左右的红糖,60克的鲢鳙香精,调节饵料的稠稀度,这样就会增加饵料的雾化程度,从而使的诱鱼效果很好。
秋末冬初怎样钓鲢鳙
秋末冬初钓鲢鳙的方法如下:
第一点、钓点水深。
在夏季钓鲢鳙,其实是不怎么需要考虑水深的,只要饵料雾化好、溶散快,鲢鳙群在水中的具体位置,或浅、或深,其实都是可以的。
但是,过了仲秋时节,受昼夜温差的影响,我们选择的钓点水深,必须有点讲究,水太浅,早晚时间段水温太低。
水太深,水底的溶氧比较低,而鲢鳙又是群栖鱼种,虽然水温相对适宜,但是明显不适合鲢鳙群栖息。
所以,钓点的水深是有讲究的,建议选择2~3米左右的水深,这个水深,水温区间适宜,溶氧也比较充沛,作为钓点,还是比较合适的。
第二点、使用长尾漂。
之所以建议使用长尾漂,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长尾漂的漂目比较多,视线不好,我们可以多留点漂目,视线好,我们可以少留点漂目。
二是长尾漂调整钩饵离底的距离,更方便操作,如果我们用短尾漂,可供调整余地就比较小一些。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太昂贵的浮漂,十几二十元的普通长尾漂,或者漂尾加粗的长尾漂就可以了。
第三点、从深往浅钓。
前文所言,夏季钓鲢鳙是不需要考虑水深的,甚至直接在水皮抽窝也是可以的,但是,在仲秋之后下竿,就必须要从深往浅开始找鱼层。
之所以这样操作,首先是出于水温考虑,2米左右的水深,水温变化较小,相对而言,更适合鱼群聚集。
其次,钓鲢鳙用的饵料,普遍比重小,雾化好、溶散快,钩饵落点越深,理论上雾化区域就越大,诱鱼效果、诱鱼区域就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