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是因为得了水霉病。首先要适当换水。换水可以改善水质,对鱼儿的康复有一定帮助,同时还能减少水中有害菌的数量。换水之后要做的就是升温了。提高水体的温度可以促进鱼儿的新陈代谢,好让它将有害物质尽快排出。另外还要适当加盐,盐的浓度不能太高,一般为千分之三或千分之五。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原因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是因为得了水霉病。水霉病的症状包括在鱼体表面形成白色絮状物,这些白色絮状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最终覆盖整个鱼体表面,如果鱼儿患上了水霉病,会出现食欲减退、活动减少、消瘦等症状,严重的水霉病会导致鱼儿死亡,水霉病,又称为肤霉病,是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由真菌寄生鱼体体表引起,在水质不良、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爆发,主要寄生在鱼体表面,尤其是受伤部位,如鳍条、鳞片、鳃组织等,以吸收营养,水霉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水质不良、水温波动、饲料质量不佳等。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
得了白毛病。
白毛病,又称水霉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
症状: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一般不易发现;等到发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1.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
2.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1%的食盐浸泡20~30分钟。
3.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或或孔雀石绿溶液浸泡20—30分钟。
4.。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预防方法:在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来抑制水霉、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务必保持清洁,以此杜绝水霉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