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子孔雀鱼分公母需要等到它成熟后,腹部鼓起来的是母鱼。它是卵胎生的鱼类,繁殖的时候都是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人工饲养的时候,要想让它们繁殖,就要将公母放在一起,这样它们才能自行配对。虽然它们繁殖需要公鱼,但是它们交配一次后会储存精子,所以怀孕一次可以生产好几次。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白子的孔雀鱼先红尾巴的是公鱼吗
不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越是单色系统发色越早,尤其是全红白子,有的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红色的尾巴,甚至早到两周,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不是展露红色就是公鱼。
一个孔雀鱼生的崽长大后会不会有很多种颜色,孔雀鱼怎样分辨是公是母的
孔雀鱼的种类比较多,各个种类杂交繁衍的小鱼都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孔雀鱼分辨公母的方法:
通过尾鳍可以进行判断,这一方法最直观有效,其中公孔雀鱼尾鳍特别长,如下图所示,几乎所有品种公孔雀鱼尾鳍都特别长。而对于母孔雀鱼其尾鳍,尾鳍呈扇形,比公鱼要短了许多,通过尾鳍特点可以很明显的分辨出公鱼和母鱼。
看鱼的背鳍。其中公鱼的背鳍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公鱼的背鳍比较长;母鱼背鳍则比较短,仍然和尾鳍一样呈扇形,通过尾鳍这一特点也是可以直接分辨出母鱼和公鱼的。
通过腹鳍,公鱼的腹鳍较窄,有的鱼种较长,有的较短,但是窄这一特征特别明显,可用来作为分辨特征;母鱼的腹鳍仍然呈扇形,与公鱼的差别比较大。
扩展资料:
孔雀鱼的饲养管理:
温度:鱼缸中的水温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所有的热带鱼都可以适应这个温度区)。成鱼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鱼友鱼友则把幼鱼温度提高到27、8度,认为这样幼鱼才活跃,食量和新陈代谢增加,才能发育的快。
水的pH值: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
怎么看孔雀鱼快生了
1. 母孔雀鱼的胎班(或称胎斑)颜色变深,通常是黑色,而白子孔雀鱼的胎斑则是橘红色。
2. 观察到母鱼在水中的游动变得不规则,与平时相比有所不同。
3. 母鱼经常躲在鱼缸中隐蔽的地方,如装饰物或植物的下面。
4. 母鱼的食欲下降,不愿意吃饲料。
5. 母鱼的外观颜色可能比平时更加鲜艳。
6. 在鱼缸中,母鱼可能会上下游动,有时尾部紧贴缸底,呈现坐姿。
7. 母鱼的腹部部位可能会显得较为平方,如果是浅色母鱼,则可能从肚皮外部看到小鱼的眼睛。
8. 母鱼的可能会变得突出。
9. 在生产前两天,母鱼可能会倾向于独处,如果有其他鱼靠近,可能会追逐或咬伤它们。
为什么孔雀鱼生了小鱼不一样?
原因有:
1、孔雀鱼生的小鱼颜色不同是因为孔雀鱼存在正常状态和白子状态。如果是正常的雌孔雀鱼,在不知道雄孔雀鱼的情况下,生出来的小鱼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都是正常黑眼睛具有黑色素的小孔雀鱼。
2、如果雌鱼或者雄鱼是白子,那么小鱼里可能有一部分或者全部是白子,白子宝宝全身没有任何黑色素,鱼肉成娇嫩的淡粉色或者淡橙色,眼睛为红色,所以雌鱼即使临产,肚子里的白子宝宝也会成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并不会像普通那么深,虽然也可以看到眼睛,但是红色的眼睛也不会像黑色的明显,所以一般也是看体型和状态,并且日后比普通孔雀宝宝成活率低。
孔雀鱼:孔雀花鳉,俗名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至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三分之一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