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接种狂犬疫苗的四种情况:
1. 经过一级狂犬病毒暴露风险:检测无感染狂犬病毒风险。
2. 只接触动物唾液:无伤口,对唾液接触方可冲洗即可。
3. 没有破皮和出血:被动物划伤,未破皮且无流血。
4. 已接种过疫苗且体内有抗体:前次接种后有足够抗体,可保护身体。
尽管在以上情况下一般不需注射疫苗,但被宠物抓、咬伤,应及时消毒,到医疗机构就诊,判断是否再次注射疫苗。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狗咬什么程度不用打针图片
被狗咬伤后,如果皮肤没有出现破损,包括表皮破损和局部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红,属于一级暴露,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打针。
对于狂犬病这种一旦发病致死率100%的疾病,“预防”是唯一最有效的对抗手段。虽然相关知识的普及让很多人对于伤口的正确处理有了一定认知,知道在被宠物抓咬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并用肥皂水或酒精消毒。但如果出现皮肤破损、发红,甚至出血,就需要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疫苗的接种24小时内效果最好,如果伤口没被发现,或是其他情况超过了几周甚至几个月,在没有发病之前,疫苗都是有用的。但多数情况该病潜伏期为半年之内。
什么情况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什么情况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如果被家养的宠物狗狗、并且按时注狂犬疫苗的狗狗咬了理论上是不用打狂犬疫苗的,如果被没有接触过患狂犬病犬的狗狗咬了理论上也是不用打狂犬疫苗,最后就是如果狗狗咬了你但没咬破皮肤理论上也是不用打狂犬疫苗的。但是如果说你被来历不明的狗狗、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的流浪犬狗狗咬伤了,那么是需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疫苗的。
狂犬病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的传染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以由携带有病毒的唾液经过各种伤口、抓伤、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另外少量报道可以在病犬、剥皮、切割的过程中被感染;另外可以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造成传染。由于狂犬病毒可以通过微小的伤口导致感染,所以,如果被动物抓伤或咬伤以后,一定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然后进行疫苗的接种。
狂犬疫苗怎么打截至目前,狂犬病疫苗仍是抵御狂犬病毒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2级和3级暴露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来说,接种流程一般分为两种:
§5针法程序: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2-1-1”程序:暴露当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此程序只适用于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接种狂犬疫苗并不是一次性的,按照正确的程序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某一次接种延迟了1天或者数天注射,后面的打针时间也应当按照时间间隔相应顺延。
在接种过程中,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狂犬病疫苗,最好不要在不同的医院接种不同的疫苗。
被猫抓伤了要打疫苗吗
被猫抓伤了要打疫苗吗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被抓处没有破皮,没有出血:使用清水冲洗即可。
2、被抓处有破皮,没有出血:使用肥皂水冲洗,并用碘伏等自行消毒。
3 被抓处有破皮,有出血:将血挤干净;先使用肥皂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
4 被抓处伤口较深,流血较多:使用肥皂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尽快注射狂犬疫苗。
不需要注射疫苗的几种情况
1、被定期接种狂犬疫苗的家养猫咪抓伤。
2 被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
几乎不外出、没有与流浪动物接触过且没有狂犬病症状的猫咪抓伤。若被猫咪咬伤或抓伤的伤口较为严重,则需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常见打法
1、五针法:一共打五针,分五次注射,分别是被猫抓伤咬伤后的第0、3、7、14、28天。
2、211打法:一共打四针,分三次注射,第一次打两针,第二次打一针,第三次打最后一针。对应接种时间为被猫抓伤咬伤后第0、7、21天。
猫咪感染狂犬病的具体表现
1.异常疲惫:感染狂犬病的猫咪会十分嗜睡,并且在醒着的时间也显得异常疲惫,甚至不再毛清洁自己。
2.情绪暴躁:感染狂犬病的猫咪情绪会变得异常暴躁,表现得似乎不认识主人,并且对主人有很强的攻击性。
3.异常兴奋好动:有的猫咪和第一种情况恰好相反,变得异常兴奋、好动,睡眠时间大幅减少。
4.害怕光线和声音:没有眼部、耳部疾病或者其它障碍的猫咪,突然开始害怕光线和声音等外界因素。
5.呼吸异常:患狂犬病猫咪的呼吸声中明显带有一种奇怪的声音。发展到狂犬病晚期时,猫咪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啥情况不需打狂犬疫苗?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针对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中提到,暴露于是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种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除此之外,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也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美国CDC明确指出: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患狂犬病,而上述几种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指出: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主要包括食肉目动物和翼手目动物,比如豺、狼、狐、臭鼬、浣熊和蝙蝠等,进而感染猪、牛、羊和马等家畜。
WHO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的野生和家栖啮齿类动物的大规模检测显示,此类动物极少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病毒终端溢出染仅为偶发事件,说明此动物并非狂犬病的储存宿主,也不参与该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美国CDC也指出,啮齿类(尤其是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狂犬病的证据。
不过,若十分担忧,也可以在医嘱下选择是否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