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卡斗蟋:体色为黑褐色,栖息在野外的地面。
2.油葫芦:体色为黑色,体型粗壮。
3.竹蟋:体型较大,体色为棕红色。
4.中华蟋蟀:营穴居生活,以茎叶、种子、果实为食。
5.中华灶蟋:体型较小,性格温顺,善跳跃。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蟋蟀品种有哪些
蟋蟀品种有迷卡斗蟋、中华蟋蜂、中华灶蟋、竹蟋、油葫芦等。
1、迷卡斗蟋
迷卡斗蟋,又称白虫、斗蟋,体色为黑褐色,头部较大,顶部宽园,后头有6条短纵纹,颜色为,前胸背板为长方形。迷卡蟋蟀主要栖息在野外的地面、石块和墙隙中,雄虫有极强的领地占有意识。
2、中华蟋蜂
中华蟋蟀体长约2厘米,颜色为黑褐色,主要营穴居生活,经常在地下、砖石缝中活动,以植株的茎叶、种子和果实等为食,昼伏夜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
3、中华灶蟋
中华灶蟋,又称白蟋蟀,因多见于农村灶台而得名,这种蟋蟀的体型较小,性格温顺,全身颜色为乳白色,头部扁平,长有一对触须和复眼,腹腔为圆筒状,善于跳跃。
4、竹蟋
竹蟋,又称蛇红油葫芦,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体型较大,体色为棕红色或深,头部较小且向前伸,生性好斗,攻击性强,为常见蟋蟀品种之一。
5、油葫芦
油葫芦,又称黑虫。体色为黑色,有光泽,体型粗壮,头部较大且圆润,有明显的粗八字纹,颜色为淡,叫声悠扬动听。此类蟋蟀的饲养历史悠久,有很多人工培育的品种,分为天津系和北京系。
蟋蟀有哪几种?
蟋蟀的种类:大蟋蟀、石首棺头蟋、长颚斗蟋、双斑蟋蟀、梨片蟋等。
1、大蟋蟀
又名巨蟋,蟋蟀之王,花生大蟋,属直翅目蟋蟀科。
2、石首棺头蟋
又名棺头蟋、小棺头蟋、小头蛩,属直翅蟋蟀科鸣虫。
3、长颚斗蟋
又名猴脸蟋、瘪脸、白和尚、小眯、老米嘴,属直翅目蟋蟀科。
4、双斑蟋蟀
又称乌龙仔、赤龙仔、画镜、花镜、黄头颈,它是典型的蟋蟀科昆虫。
5、梨片蟋
又名金钟、天蛉、绿蛣蛉、银琵琶,属直翅目蟋蟀科。
蛐蛐品种
蛐蛐品种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油葫芦、中华灶蟋、大蟋蟀、长颚斗蟋。
中华蟋蟀:中华蟋蟀的体长大约为2cm,体为黑褐色,每年生1代,主要以卵在土壤中越冬。
大棺头蟋蟀:大棺头蟋蟀的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
油葫芦:油葫芦的身体为暗黑色,具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
一、中华蟋蟀
1、中华蟋蟀的体长一般是2cm左右,体色为黑褐色,每年产生1代,主要以卵在土壤中进行越冬。
2、雄性发音器一般在前翅近基部,主要以翅摩擦发音。
3、中华蟋蟀有穴居性,经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的缝中进行活动,主要危害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
4、它比较喜欢喜在夜间取食,一般会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导致作物缺苗,属于农业害虫。
二、大棺头蟋蟀
大棺头蟋蟀的头比较扁,前端很平,向前倾斜,雄性的头部会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之间也会打斗,但是斗性没有斗蟋那么强。
三、油葫芦
1、油葫芦的身体呈暗黑色,具有一定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
2、它的前翅为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比较发达,具备短暂飞行的能力。
3、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cm,喜欢在夜间觅食,成虫和若虫都可以危害高粱、大豆、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四、中华灶蟋
1、中华灶蟋也被称为“白蟋蟀”,由于它在农村的灶内比较常见,所以得名灶蟀。
2、中华灶蟋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它和田间的蟋蟀不同,它的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为乳白色,个头大的有花生米那么大,小的和麦粒差不多。
3、中华灶蟋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1对触须、1对复眼,它圆筒状的腹腔上带有褐红色环形花纹,腹端有一个八字形尾巴,背上有退化的4只翅膀,2条弓起的大腿是帮助弹跳的器官。
4、中华灶蟋比较机灵乖巧,将它放入掌心后它会舞动触须,与人对视,并发出鸣叫声。
五、大蟋蟀
1、大蟋蟀也被称为巨蟋、蟋蟀之王、花生大蟋,它属于直翅目蟋蟀科。
2、由于它的体型比较大,居于众多品种的蟋蟀之首而得此名,而且它还会危害花生等农作物所以也被称为“花生大蟋”。
3、大蟋蟀体长35-45毫米,宽12-14毫米,触须长40-50毫米。
六、长颚斗蟋
1、长颚斗蟋也被称为猴脸蟋、瘪脸、白和尚、小眯、老米嘴,属直翅目蟋蟀科。
2、雄虫的上颚大牙有明显伸长,颜面扁平,形成一个非常平的三角区,从侧面看,颜面形成一斜线或略凹陷。
蟋蟀分哪些种类?他们的特点个是什么?
蟋蟀的种类
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蟋蟀按颜色可分为6类,
(一)青色 一般说来,青色为上色,其中又以纯青为最隹.青色蟋蟀中又有不同
的种类:1、纯青蟋蟀,又叫正宗青,头、项、翅、腿均为青色,翅翼竖立近90度,一
大将风度.此虫王.如果青褐中混有黄褐花斑,就不是纯青.2、蟹壳青,也是民间多的
一种青虫,其出土 时头项色如河蟹壳,项上并有隐靛小斑,牙以绛红或紫红,翅色略
透淡金.此虫格斗时稳健,韧劲足,但时过露便易衰老.3、红沙青,头、项、翅重青中
透血牙红,黄项铺蓝花疙瘩,斗红也是红的,而且养至深秋,满翅起红沙.此虫斗性极
为猛烈 ,凶狠,亦是虫王.4、黑青,这种蟋蟀刚捉来时,斗项如炭一般黑,大腿 和
尾部则显深 青,翅色乌金,牙色雪白.中秋过后,斗项由黑渐渐转青,故也属青色虫
之列.5、白青,出土时,项青黑中隐泛白色.犹如蓝宝石,腿 爪 也白,翅色泛银,
时近露,头上泛着青白洵,也属于上品.另外,青色虫中还有河虾青、铁砂青、乌青、
淡青、赤头青等.这种命 名在民间沿习多年,主要是根据蟋蟀身上颜色的近似度而定
的.总之,头项、翅、腿爪、尾肚主要偏重于青色的,就划入于青色类中.
(二)黑色 黑色,应没有其他浑色.常常有人误把青色类中的黑青、重青看作
黑虫.黑色的种类有:1、炭黑,头如黑漆发亮,银线贯顶,额面抹金,铁色项乌金翅,
足、肚皆雪白如玉,配以纯白牙.此是虫王.2、锅灶黑,浑身漆黑,生相凶恶,如同锅
灶之底部,牙色银白,露后,翅色泛白雾.锅 灶黑是一员猛 将.真正的黑色类虫
.大 是属于冷 虫型 ,即秋深,斗劲足,霜降前后,是它们扬威的时候 .铁弹子
黑、水墨金、金翅黑、黑麻头等,也是黑色类中较好的品种.
(三)紫色 紫色,以不混色,为真紫,紫中带熟色的是下品.紫色的主要
品种有:1、纯紫,紫头、紫牙、紫翅、紫肉、紫尾、铁锈色项,斗线金红,浑身如披紫
袍 ,艳 如玫瑰,此是虫王.2、白紫,也是一种紫色类的虫王.种蟋蟀白天看是青色
,黄错看是黄,阴天发白,晴天发紫,常无定色,惟背肚肉色如靛.蟋蟀古谱上曾有歌
诀云:“.非青非紫亦非黄,空不定似天光,背心肉色蓝如靛,此是人间促织王.”3、
藤花紫,头隐红,斗线或红或白,身体颜色 淡青,后变白金翅,六足淡黄,配紫红牙
,深秋能斗,是紫色中隹品.4、银背紫,出土时,紫肉,银翅,身泛白光,过了露,头
如樱以,配紫牙,5、栗色紫,翅色古仿如同板栗壳,紫金色纤毛遍身,形象凶恶,铁锈
色项,配白牙,紫色类中还有葡萄紫、茄皮紫、乌酱紫、熟紫、黑紫、淡紫等等.紫色
,也是蟋蟀中的一个较大的门类.
(四)白色 白色,应以隐透血色为上,白色带灰为下.其主要品种有:1、真色白
,出土时头如芦花色珍珠,白银斗线贯顶,项白尾肚裹白毛腿,腿关节处有红点,此是
虫王.2、宝石头白,白肉银翅,唯有须、尾不白,项色徽蓝带紫,翅色白金,色白有点
相似,唯有须、尾不白,项色微蓝带紫,翅色白金,英勇善战,白色类虫并不多,除上
述种类外,还有梨花白、月白,象牙白、蜊壳白,芦花白等等.
(五) ,也是蟋蟀颜色中的一个大类,而且多出上品. 别蟋蟀是否
属于类,应揭开盆盖,若透现金色者属类,.1、紫黄,是类中的虫 王,
它头色红中泛蓼,翅金项蓝,脸黑,爪翅足白,肉紫,出土后头色变紫,牙色绛红或樱
色.这种虫身上五色俱全,其他蟋蟀 见了便胆战心惊.2、黑黄,出土时初看似黑其
实身上泛金,特别是斗线金色,头如琥珀,翅翼乌金,肉色发黄,项圈黄底铺蓝花
疙瘩或如朱砂,牙配紫、红或白银色.这蟋蟀斗性极烈 ,早秋时不能频看,宜藏暗处
.一般来说,类蟋蟀属于冷虫型,秋 深,斗劲足.3、油黄,此虫 出土 时油黄
色遍身,金毛六足,蓝项或朱砂项,翅色赤金或黄油色,牙配紫红、绛红,也很 勇善
战.像这种遍身泛油色的蟋蟀,在其他色类中几乎是见不到的.油黄身上的油色一旦褪
去,则不宜上场了,固其非有伤病即是衰老.4、狗蝇黄,出土时头色如农村常见的狗蝇
或枯树叶,翅以声喑哑 ,但过了露,翅色转成赤金,鸣声也宏亮起来.狗蝇黄在霜降
前比较勇猛,过后斗性渐退5、蟹黄,出时头和翅翼微黄中泛红, 尾、肚泛黄,足白,
过了露,身上的颜色如煮 熟了的河蟹壳颜色.类中还有:金钱黄、白黄、少黄、
红黄、淡黄、麦黄等等.
(六)红色 红色,应以石榴红或血红色为真红,红中带绿者属下品.红色
类常常会同类 同,故民间也有将红色类蟋蟀 归入类蟋蟀的,笔者认为,触
须连同眼睛发红的,应属于红虫 类.红色类主要有:1、石榴红,头如珊瑚,项如枣色
,肉色粉 红,翅色大红绸缎艳亮,六足霜白,斗线玉白,石榴红,一般个体不大,但
凶猛异常,交战时,常把对手咬死,此是红色类的虫王.2、红黄,头如红宝石闪光,肉
身紫黄,腿足上有红黄小点,翅红色中透金.3、弓红,秋初出土 时有点类似石榴红,
遍身红艳,但中秋过后,红色渐裉,色如古代 士用的射弓绸带,须眼赤金.红色类中
还有:落霞红、炉火红、山楂红、红青、红白、红头紫等等.
在各种颜色中,有如下规律:1、各色类蟋蟀中,身上颜色最纯、最单一的,往往是
这类颜色中的帝王之相,例如,正宗青、纯紫、石榴红、焦炭黑.2、蟋蟀身 5种以上
色彩的,艳丽超绝,也往往是帅才,.例如,红沙青、紫黄、白紫等.前一种情况说明
蟋蟀的品种应以色泽 纯 好.后一种情况说明到得杂交优势,集各色类蟋蟀长处大成
的品种(身披5色以上的蟋蟀,其实是杂交的后代),也是争夺配偶的最强有力者.明白
了这个道理,而对着变化万千的蟋蟀世界,我们也能对每一只蟋蟀作出自已的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