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是鸟纲、鹦形目下的一个科,共有21种鸟类,和其他的鹦鹉有相同的特点,都有钩曲的喙和对趾足。不同的地方主要在几个生物特征,包括能够收展的头冠,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虹彩的结构。凤头鹦鹉平均要比其他的鹦鹉体型大,但其中鸡尾鹦鹉却是一种很小的凤头鹦鹉。凤头鹦鹉是最容易患上鹦鹉喙羽症的鹦鹉之一。该科与鹦鹉科一起组成鹦形目。自然状态下仅见于澳大利亚和其邻近岛屿。(概述图参考来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鹦鹉蛋怎么人工孵化
鹦鹉蛋人工孵化的过程如下:
工具/原料:孵化器
1、把鹦鹉蛋放入孵化器中,孵化器温度前期在38--38.5度, 中后期控制在37.5--37.8度。
2、孵化五天左右,把鹦鹉蛋拿出来放在灯光下照蛋,受精蛋里面会布满血丝,继续放在孵化器里孵化就可以了,如果是白蛋就不需要再孵化了。
3、这期间也需要给它们通风,等二十天左右它们就会破壳了,破壳前一天需要把鹦鹉蛋拿出来,第二天小鹦鹉就会破壳而出了。破壳后主人们也需要细心照料,避免它们生病死亡。
雏鸟的喂食
一般破壳2~3天后可以给小鹦鹉喂鹦鹉奶粉,鹦鹉奶粉不是含有高乳糖的牛奶或人用奶粉,而是由多种谷物粉末和营养物质调配而成的奶粉,适合小鹦鹉肠胃消化吸收。可以给小鹦鹉喂食奶粉,帮助小鹦鹉补充生长所需营养。
破壳15天的小鹦鹉开始长大羽毛,这时的小鹦鹉身体变得稍微强壮一些了,可以吃一些煮熟的小米、小块水果蔬菜等食物,但是鹦鹉奶粉还是要给鹦鹉吃的。
破壳20天除了尾羽长度基本与成鸟无差别,可以吃一些水果、胡萝卜、芒果、浆果等,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吃榛子以及各种水果葵花子等食物。
鹦鹉蛋怎么孵?
人工孵化。
1、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使胚胎生长发育有足够的氧气,并排出孵化箱内的二氧化碳。通风前期需要少,而后期多,前期胚胎需要较少氧气,代谢排出废气较少,通风量太大亦会影响孵化箱内温度,后期小鸟胚胎代谢旺盛,产热较多,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亦逐步增加,因此需要通风良好。
2、翻蛋:翻蛋有3个作用,一是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二是促进发育;三是使种蛋受热均匀。翻蛋每2-3小时一次,翻蛋时要轻拿轻放,要防止两个蛋撞击,有点裂纹的都会成为死蛋,最好还是尊重亲鸟的孵蛋规律,因为亲鸟也是定时用爪子翻蛋。
3、凉蛋:前7天可以不用凉蛋,7天以后,由于胚胎自身产热增多,孵化箱内温度不稳定,所以在中后期要凉蛋,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到最后两三天可以增加到20分钟左右。如果孵化箱内温度控制精确,也可以不凉蛋。
扩展资料:
虎皮鹦鹉喂养注意事项:
1、虎皮鹦鹉繁殖期间,一对种鸟应单笼饲养,平时在饲料中要多提供一些例如墨鱼板骨的含钙营养,保证雌鸟产卵需要。
2、繁殖期间,鹦鹉的雌鸟会逐步减少进食,雄鸟则会去喂哺雌鸟,而且雌鸟显得比平常没精神,好象很疲倦似的。雌鸟每次产大约3-9只蛋,隔一天产一只蛋,孵化期一般为16天左右。孵蛋期间雌鸟会在巢内专心孵蛋,雄鸟在旁边看守保护,有时一些雄鸟也会协助雌鸟孵蛋。
3、孵蛋期间如果天气过于干燥,必须隔日向鸟巢外喷雾或洒水,以提高巢屋内的空气湿度,保证雏鸟的成活率。
4、一般鹦鹉都能熟练地照顾好雏鸟,但也有极少数会出现攻击或放弃雏鸟的现象,如果万一发现这种情况,就要采取人工喂哺的办法。
鹦鹉下蛋了怎么孵化?
若是鹦鹉下蛋了,需要给鹦鹉准备安静、舒适、无污染的环境,冬天时还要做好保暖工作,并需要给鹦鹉喂食果蔬、五谷杂粮等食物补充营养,当鹦鹉开始孵化小鹦鹉时,千万不要打扰它。
如果鹦鹉下蛋了,需将鸟窝转移到安静、舒适、无污染的环境下,若是在冬天时,需要安置在温暖的环境下,防止鹦鹉下蛋后,着凉受冻。
当鹦鹉下蛋了怎么办呢,需及时的给鹦鹉喂食,可以适量的给鹦鹉吃蔬菜、水果等食物,也可以给鹦鹉吃五谷杂粮补充营养,防止鹦鹉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有的鹦鹉下蛋后,会直接开始孵化小鹦鹉,这时需要防止鹦鹉被打扰,使鹦鹉安心的孵化,若是打扰到鹦鹉,可能会出现弃卵的现象。
帮助鹦鹉顺利繁殖孵化的小技巧
一、鹦鹉繁殖前的准备
两只鹦鹉配对成功后,接下来就是等着鹦鹉发情交配了,交配成功后,雌性鹦鹉就会频繁进行繁殖箱准备产卵,为此,饲主需要为鹦鹉繁殖做好以下准备:
1、鸟笼:如果之前使用的鸟笼不够大,还是将鸟笼更换成空间较宽阔的鸟笼,以便在鸟笼内放入繁殖箱。另外,鹦鹉的繁殖箱也是有要求的,饲养者需要根据种鸟的体型来选择尺寸大小合适的繁殖箱,并建议使用木质竖式繁殖箱。在繁殖箱的进出口设置站棍,方便鹦鹉进出。
2、食物:为了促使鹦鹉发情,饲养者可以多给它们喂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饲料,同时适当喂食含有维他命和矿物质等营养的食物。
3、垫料:繁殖箱内的温度要合适并保持稳定,这样更有利于鸟蛋顺利孵化,避免雏鸟着凉。饲养者可以在繁殖箱内放置木屑、干草、稻草等垫料,如果实在缺乏这些垫料,可以使用棉布、报纸代替。
二、关于鹦鹉繁殖,饲主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鹦鹉产蛋阶段
鹦鹉交配大约一个星期之后,母鸟几乎每隔一天就会产下一枚蛋,通常每窝可以产5~6枚,母鸟产蛋后会直接在繁殖箱内孵化。首次生产的母鸟,可能只会产下3~4枚蛋。在这期间,饲养者只需每天给鹦鹉更换食物和垫料,期间要注意避开鹦鹉和鸟蛋。如果发现鹦鹉的产蛋规律异常,则饲养者需注意观察母鸟的附近,查看是否出现卡蛋状况。如果母鸟出现卡蛋现象,则需要饲养者帮忙取出。在母鸟孵化鸟蛋期间,公鸟会每天频繁的进入繁殖箱给母鸟喂食,有的时候公鸟也会帮忙孵化,让母鸟出繁殖箱吃食。在鹦鹉孵化鸟蛋一周之后,饲养者需要验蛋,已查看鸟蛋是否受精,因为白蛋是孵化不出雏鸟的。饲养者可以用手电筒照鸟蛋里面是否有血丝,以确定是否可以孵化。不过在拿起鸟蛋之前,要注意戴上无味的手套,防止在鸟蛋上留下其他气味,否则,母鸟闻到鸟蛋上有异味,很有可能会弃窝或将蛋啄破。
2、在鹦鹉孵化阶段
雏鸟通常会根据产蛋的顺序破壳而出,在首个雏鸟孵化之后,母鸟会一边喂食雏鸟一边孵化还没有破壳的鸟蛋。在这期间,饲养者需要保持鸟笼内的温度在28℃~30℃,湿度在60~70%。当雏鸟孵化之后,还需适当提高一下湿度,对此,可以在鸟笼内放一盆水,鹦鹉自己会进行适当调节。
爪爪博士温馨提示:在鹦鹉产蛋之前,饲养者需注意给鹦鹉补充适量钙质,否则鹦鹉如果缺钙,则很容易下软壳蛋;在鹦鹉繁殖期间,保证持续供应鹦鹉的饲料和饮水,因为一旦断粮或断水,则鹦鹉就会弃窝;在雏鸟出鸟窝后,立即撤走繁殖箱,以免鹦鹉连窝,对其自身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