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拟瓣鱼(学名:Pseudopleuronectes hainanensis)是一种深海鱼类,主要分布在南海,尤其是海南岛附近的海域。由于它们生活在深海环境中,对水温、水压、食物等方面的要求非常特殊,因此在一般的家庭或实验室条件下,很难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具体来说,海口拟瓣鱼需要高压的环境来保持其身体的平衡和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在一般的鱼缸或水族箱中,很难达到这样的压力条件。此外,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深海中的小型生物,如甲壳类动物、浮游生物等,这些在一般的家庭环境中也很难提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拟赤梢鱼的养殖
拟赤梢鱼作为套养品种,可在任何池塘中养殖,但必须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严格控制套养比例。一般淤泥较厚、水源无保证或靠近村边的老池塘,其套养量应掌握在每亩不超过120尾为宜,饵料应以投喂各种青饲料为主。为解决拟赤梢鱼与其他品种争食的矛盾,每天应在喂养其他鱼类之前,尽量先让拟赤梢鱼吃饱。
池塘:主养拟赤梢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cm,水源充足、水质好,池塘水深保持2米以上,10亩左右的池塘应配备2.20千瓦增氧机1台。
鱼种:拟赤梢鱼种必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在100g/尾,其他搭配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种规格不得大于拟赤梢鱼。
品种搭配及放养密度:主养拟赤梢鱼的池塘,拟赤梢鱼投放量应掌握在总投放量的60%左右,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可放拟赤梢鱼500-550尾,搭配鲢鱼300尾,鳙鱼70尾,鲤鱼80尾(或鲫鱼150-200尾),还可适当搭配团头鲂。
饲料:以投喂青草或各种水草为主,除经常投喂稗草、芦草、苦草、菹草外,还可以投喂人工种植的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饲料。另外各种杂草及蔬菜、豆类、瓜类、玉米的茎叶等都是拟赤梢鱼很好的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拟赤梢鱼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时左右,应按塘鱼重量的1.50%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以补充营养,驯化集中摄食。拟赤梢鱼膨化颗粒饵料与青饲料配合使用效果很好,这种饵料既能满足拟赤梢鱼生长的需要,又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净化水质,防止鱼病很有好处。
水质调节:主养拟赤梢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cm,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增殖率,满足鲢鱼、鳙鱼对饵料的需要,也刺激拟赤梢鱼的快速生长。配备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水质新鲜,溶氧正常。同时每隔半月亩泼洒生石灰10-20kg,以澄清水质。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cm。
预防鱼病: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拟赤梢鱼的三大主要病害。近几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病毒性出血病,在实际生产中,这几种病都是并发性疾病,因此,在预防上要相应地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彻底清塘:主养拟赤梢鱼的池塘必须在放养前彻底清塘,消灭病原和敌害生物。最好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用量75kg。
食场消毒:6-9月份,每半个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方法是在鱼吃食后用500g漂白粉溶水后泼洒在食场周围,也可采用挂袋或挂篓的方法。
食欲:拟赤梢鱼贪吃,只要环境适宜,食欲基本无节制,在高温季节特别要拟赤梢鱼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饱即可,更不能让拟赤梢鱼吃夜草,每天坚持将剩余的残料捞出。
池水消毒:5-9月份,每半月池水消毒1次,常用药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mg/kg,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0.70mg/kg,敌百虫0.50mg/kg,生石灰20mg/kg,以上各类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药饵投喂可每半月1次,每次3天,每100kg饲料中加土霉素100g,或选用磺胺类、呋喃类等药物做成药饵,酌性投喂。 拟赤梢鱼易得疾病有出血病、赤皮病、白皮病、水霉病、白点病、细菌性烂鳃病等。
(1)出血病:
为病毒性鱼病。鱼体表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出象,口腔、下腭、头顶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充血。
防治:用灭活疫苗对鱼种注射,可起预防作用。每50kg鱼用水花生4-5kg、大蒜头和盐各0.25kg一起打成浆,用水糠1.5kg拌和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天;同时每亩水深0.33米用硫酸铜110g适量加水后全池泼洒,连续泼洒5天。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kg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饲料混合投喂,连续5天。以0.7Ppm深度的硫酸铜,或醋酸铜,或氯化铜施液,连施二天。
(2)赤皮病:又称出血性病。
症状: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鳞片脱落,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鳍条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末稍腐烂,鳃盖和鱼的上下颌常出现红色斑块。病鱼往往单独游动水面,行动缓慢。
防治: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中,应防止鱼病受伤。放养前用5-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半小时。在投喂饲料中加入磺胺噻唑,用量按10kg鱼重用药1g计算,连续投喂6天。体外消毒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3)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症状:开始时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上出现白色小点,很快扩大,使背鳍以后的皮肤呈白色,鳞征即脱落,尾鳍溃烂水霉菌随即发生,易引起死亡。常常出现于夏花和鱼种阶段。
防治:操作时应防止鱼体受伤。发病严重时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药1g。
(4)水霉病
霉菌从鱼体伤口皮肤侵入,寄生于表皮组织,并繁殖蔓延,体表呈棉絮状的菌落,呈灰白色或淡青色。易引起死亡。
防治:鱼池在放养前应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以减少病原体。操作时应小心,减少鱼体损伤。
(5)白点病,又称小瓜子虫病。
为多子小瓜虫大量寄生引起,鱼体表面鳃盖等出现白色小点状的囊泡。严重时鱼本表面如白色薄膜覆盖,体表粘液增多,鱼体瘦弱,游泳迟钝,浮于水面。
防治:鱼池应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体。病鱼可用五万分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镁,另加1%的食盐混合溶液浸洗20-30分钟,可杀死全部小瓜子虫。
(6)锚头鳋病,又称铁锚头虫病、针虫病。
症状:病鱼体表可见锚头鳋,虫体四周组织红肿发炎,甚至溃烂,近伤口的鳞片被虫体分泌物溶解、成缺口。
防治: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锚头鳋幼虫及虫卵。严禁病鱼入池,引起感染。用五万分之一(水温15-20℃时)或十万分之一(水温21-30℃时)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1.5-2小时。
(7)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鳃骨内壁青皮充血,有时溃烂;鳃丝腐烂,颜色发白,鳃丝尖端软骨外露,严重时鳃瓣边缘烂成一团,并蔓延至整个鳃瓣。症鱼常单独游动,行动迟缓,体色发黑。
防治:鱼种放养时,用十万分之一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8)肠炎症
症状: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血液或粘液从流出,肠道部分或全部发炎,呈紫红色。
防治:每50kg饲料加痢特灵10-15g,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6天。 拟赤梢鱼的健康养殖要做好一下几点日常管理:饲料要新鲜,不投发霉、变质、的饲料。及时清除池边残草、废弃物、死鱼等。多投喂含Vc丰富的青嫩草,配合饲料中Vc含量不低于600mg/kg。青饲料投在饲料框内,投饵台周围经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饲料台、框可定期挂药袋消毒。鱼病易发季节,每隔20天左右投喂药物饵料3-5天(治疗时5天-7天),池水每月用1g/m3漂白粉或0.2g/m3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坚持生态预防与药物防治相结合,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注重利用有益生物制剂改善池水水质和池塘环境。
汽水鱼怎么养
以饲养环境来说,模拟汽水的比重是必须的,若是单单只以淡水或海水长期饲养,汽水鱼一般会比较短命。有很多人尝试将汽水鱼淡水化,曾经有一位澳门鱼友介绍过他的教授发现真的可以成功淡化汽水鱼,不过淡化之后的汽水鱼虽然不再用口饮水,
令细胞水势受到控制,
但是微量元素的吸收却不尽如人意。
很多喜欢养淡水鱼的玩家都对调制汽水(因为要下盐)都望而生畏,其实勾兑汽水的难度并不高,和淡水鱼一样,水只要已除氯、校好Ph值、再加盐调比重即可,比重的轻微出入不需在意,因为汽水鱼在自然界中所承受的盐度波动比起你换水时的轻微比重出入大得多。
河川入海口就是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的分界处,由于入海口水流的方向和海浪的方向相反,会在水中冲激出大量的气泡,有如汽水一般,因此半淡咸水也时常被称为“汽水”。比重在1.002—1.018之间的水域被称之为汽水域。此处水域每天都会因淡水和海水的输入、潮汐等因素,令比重不断变化。一般的鱼类是受不了这种比重的剧烈变化的。
正因为许多鱼类接受不了这种剧烈的比重变化,所以在河川入海口作长期生活的鱼类少之又少,但是汽水鱼却能克服这个问题,他们的抗渗透压能力是一般鱼类做不到的,这种能力使各种汽水鱼能够不受的在淡水、海水中任意穿梭。
汽水鱼怎么养
河川入海口就是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的分界处,由于入海口水流的方向和海浪的方向相反,会在水中冲激出大量的气泡,有如汽水一般,因此半淡咸水也时常被称为“汽水”。比重在1.002—1.018之间的水域被称之为汽水域。此处水域每天都会因淡水和海水的输入、潮汐等因素,令比重不断变化。一般的鱼类是受不了这种比重的剧烈变化的。正因为许多鱼类接受不了这种剧烈的比重变化,所以在河川入海口作长期生活的鱼类少之又少,但是汽水鱼却能克服这个问题,他们的抗渗透压能力是一般鱼类做不到的,这种能力使各种汽水鱼能够不受的在淡水、海水中任意穿梭。
汽水鱼的饲养:
以饲养环境来说,模拟汽水的比重是必须的,若是单单只以淡水或海水长期饲养,汽水鱼一般会比较短命。有很多人尝试将汽水鱼淡水化,曾经有一位澳门鱼友介绍过他的教授发现真的可以成功淡化汽水鱼,不过淡化之后的汽水鱼虽然不再用口饮水, 令细胞水势受到控制, 但是微量元素的吸收却不尽如人意。
很多喜欢养淡水鱼的玩家都对调制汽水(因为要下盐)都望而生畏,其实勾兑汽水的难度并不高,和淡水鱼一样,水只要已除氯、校好Ph值、再加盐调比重即可,比重的轻微出入不需在意,因为汽水鱼在自然界中所承受的盐度波动比起你换水时的轻微比重出入大得多。
汽水缸的硝化菌:因为汽水缸含有盐分,所以在汽水缸中的氨(NH3)和二氧化氮(NO2)的毒性比淡水缸来得更快更多, 因为盐分促使废物(鱼便便)腐化的速度加快,所以水质污染也同样比淡水快。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比淡水缸更完善的硝化系统,以避免汽水鱼被自己的排泄物毒死。要做到一个好的硝化系统,首先要对硝化菌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不能对硝化菌有误解, 这方面本吧的置顶贴中已经有很具体的介绍了,我在这再画蛇添足一回:
1. 硝化菌并不能分解鱼排泄物
2. 硝化菌并不能分解水中的硫化氢(H2S), 反而会被水中的硫化氢毒害死亡
3. 硝化菌是没有味道的, 就算死后也只会有微弱的臭味
4. 硝化菌无法将氨(NH3)直接氧化为盐(NO3)
5. 硝化菌只是一个统称, 其中主要有亚菌和菌;亚菌能将氨(NH3)氧化为亚盐(NO2),而菌能将亚盐氧化为盐(NO3)
6. 硝化菌要先将氨(NH3)氧化为亚盐(NO2),然后再将为亚盐(NO2)氧化为盐(NO3)
7. 硝化菌的生长需要氧气
8. 二氧化碳不但对硝化菌无害,而且硝化菌需要靠二氧化碳来繁殖和生存
9. 硝化菌是无所不在的
10. 硝化菌在鱼缸的生长是缓慢的,靠自生方式来建构硝化系统的话,通常需要一个月或以上
11. 硝化菌并不需光照生长,反而有避光生长的现象
12. 硝化菌并不能改善水质白浊的问题,而且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13. 硝化菌非常难保存,市面所卖的硝化菌绝大多数都是鱼目混珠的,大家选购的时候还是尽量选购大品牌的
14. 硝化菌在裸缸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草缸大,因为大部份水草能代替硝化菌的作用
汽水的调制以及比重与盐度的测量
讲到盐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最常见的精盐。但是为了预防碘摄取量不足造成的甲状腺肿大,精盐里面往往都有加碘,这东西拿来养鱼会造成鱼鱼们碘中毒,因此最好不要以精盐来调制汽水。简单说,精盐是拿来做菜的,不是拿来养鱼的。
那么,没有加碘的粗盐(也称海盐),是否就适合拿来养鱼呢?理论上来说,粗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即天然盐,它不但比精炼的精盐更接近海水成分(精盐几乎是纯的氯化钠,粗盐中还有有氯化镁等等海水中其他的化合物),而且也没有加碘的问题。然而,由于粗盐是供给工业用途使用,制造的过程与一般食品等级的盐类有很大的差异,往往在采收的过程中渗入重型机械的机油等等有害物质(常常一泡水就能看到水上浮起一层油污),也不适合拿来养鱼,甚至不适合拿来食用,只适合工也制造用途。其实,调制汽水最给力的,还是海水素。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海水素,品牌众多价格不一,其价差主要在于能否完全重现天然海水中的各种微量元素。这对于饲养软体动物(如海葵、珊瑚等)来说非常的重要,但对于纯养鱼的人来说却可有可无,因为鱼类对于微量元素的摄取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来自于食物而非水体本身。而对于饲养汽水鱼的人来说,我们其实只不过是要调节水中的渗透压罢了,因此最便宜的海水素就已经绰绰有余了,至于使用天然海水来调汽水,如果你可以确定天然海水的来源是洁净不受污染的,也不失为一个经济的方法。也有些人使用食品级的天然海盐来调制,但这些天然海盐价格往往比海水素还贵,还不如直接使用低价位的海水素更实惠。
用什么水来调制汽水?
_
对于饲养软体动物的人来说,为了要精确控制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常以纯净水来调制海水。不过对于纯养鱼的人来说,这样做的差别并不大,直接以一般的淡水调制即可。当然这个淡水还是要以一般养鱼的程序事先处理过才行(自来水需先除氯)。量取一定重量的海水素之后,倒入水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为止。如果是以海水来调制汽水,那么只要把海水加入淡水并且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连溶解海水素的时间都可以省掉。
首先先把海水素倒到你要的清水里,接著搅拌均匀后用比重仪量,基本上,淡水的比重是1.000,海水的比重是1.023上下,超过23以上比重就太高了,连海水鱼都受不了,19以下海水比重就过轻了,海水鱼也受不了,如果缸里面是淡水汽水混养的话,建议在12以下会比较好,因为淡水鱼只要比重超过15以上就会杯具的。
潜水艇鱼怎么养为什么容易死
潜水艇鱼主要生活在“汽水域”,就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交汇的地带。所以大多是的汽水鱼很够在淡水中或者海水中生存,潜水艇鱼也是其中的一员。它们有着强大的抗渗透能力。
对于其他鱼类很危险的水域环境,在潜水艇鱼看来完全没有障碍。不过想要养好潜水艇鱼,最好还是模拟它们野外的生存环境。也是就是模仿着“汽水”的环境。毕竟尝试长时间的呆在淡水或者汽水中,对潜水艇鱼都是有危害的,可能会造成死亡。
生活习性
小艇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汽水域的迷你鲀类。所谓“汽水域”是指河流入海口,也就是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的分界处。每天因为河水的流入,海水的潮汐,汽水域中水的比重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比重在1.002~1.018 之间的水域都可称之为汽水域。
一般的鱼类是经受不住这种比重(渗透压)的剧烈变化的,所以河流入海口的鱼类不多。
小艇具有与生俱来的抗渗透压能力,这是一般鱼类所不及的。这种能力使得小艇得以自由的在淡水、汽水、海水间穿梭,完全不受。但从饲养环境来说,还是必须模拟生长环境的汽水。如果用淡水或是海水长期饲养,小艇会慢慢失去活力甚至快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