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萌宠大人~
正值炎热的夏日,
也是各类寄生虫的感染高发期和繁殖期,
为犬猫驱虫必不可少哦~
体外寄生虫:跳蚤、虱子、蜱虫、疥螨、耳螨、蠕形螨
体内寄生虫:蛔虫、绦虫、钩虫、鞭虫、球虫、心丝虫
体内寄生虫:犬猫会出现拉稀,血便,呕吐,厌食,皮毛状态差,消瘦等症状。
体外寄生虫:犬猫会出现掉毛,瘙痒,皮肤过敏、皮肤炎症等症状。
1. 掠夺宿主营养
虫子长时间吸血,可导致人和宠物出现慢性贫血,营养不良,皮肤黏膜苍白、体型消瘦、精神不佳。
2. 机械性损伤
体表寄生虫长期叮咬,会引起皮肤抵抗力降低,皮肤保护屏障减弱,继而细菌、真菌等病原菌侵袭引发皮肤病;体内寄生虫寄生于肠粘膜,引起肠粘膜破损出血,引发急性胃肠炎。
3. 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
蜱媒病毒能感染人和宠物大脑和脊髓,损伤神经系统,引起发烧、疼痛、痉挛和麻痹症状,甚至致命;体内寄生虫不断释放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各器官引发菌血症或败血症。
1. 危害宠物健康
寄生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宠物的健康(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不仅影响幼犬、猫的生长发育,降低其免疫能力,还会给其它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
2. 威胁主人健康
部分寄生虫在感染宠物的同时,也会感染人类,若不及时驱除任其发展,会直接威胁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所以夏日炎炎,为了毛孩子的健康,萌宠大人记得要定期给毛孩子做驱虫哦~
愿每一个毛孩子都能健康快乐
愿它每一次疼你的举动都能把你暖到
愿它孩童般质朴的温柔长满你的幸福世界
小宠,同你一起守护犬猫健康!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狗身上常见的寄生虫
狗狗寄生虫不仅可以使宠物犬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且还能传染给人,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主人们一定要关注和重视宠物犬的寄生虫病,认真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这对您家人和动物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狗狗身上常见的寄生虫一:螨虫
螨虫是宠物犬常发的一类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有犬疥螨病、犬蠕形螨病和犬耳痒螨病。这些寄生虫病引起犬皮肤瘙痒及丘疹性皮炎,尽管不能引起死亡,但也严重的影响犬的生长发育,危害犬的健康。
患疥螨的犬表现为剧痒,不断抓挠啃咬,以致患部脱毛,皮肤增厚和有结痂,挠去痂皮呈鲜红创面。虫体往往寄生于口、眼周围以及外耳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变处常继发细菌感染。患蠕形螨的犬表现为耳、唇、眼等处和颜面部皮肤潮红、充血、脱毛,患部有豆粒大小的丘疹,严重时,身体大面积浮肿,出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发炎、瘙痒。耳痒螨寄生于犬的耳道内,剧痒,犬经常用前爪挠耳,造成耳部出血、发炎。常见耳部血肿,耳道内有多量的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并且有腥臭味,病犬常甩头,触诊,可感耳内热。
这些寄生虫都属于体表寄生虫,只要宠物搞好卫生工作,都可以减少感染。感染时应尽快就医,用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
狗狗身上常见的寄生虫二:蛔虫
本病是由蛔虫科的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多发于2周~5月龄幼犬,导致幼犬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病犬消瘦、贫血、被毛无光泽,并且粗乱、食欲不振、消化障碍、呕吐、先腹泻后便秘、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偶见癫痫样痉挛、腹部膨胀、呼吸困难、发育缓慢。在早期由于幼虫移行,还可引起肺损伤,这种损伤可能并发细菌性肺炎。成虫移行还易引起胆管阻塞、胆囊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很容易造成犬的死亡。本病一般呈慢染,虽不能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但却对犬自身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
狗狗身上常见的寄生虫三:钩虫
犬钩虫病是犬常见的一种肠道线虫性疾病,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尤其是对幼犬危害较大。
主要症状就是贫血、血便,并可见消瘦、食欲大减、被毛粗硬、易脱落,呕吐、腹泻等。本病多发于夏季,湿润的环境多发。杀死这些虫卵最好的办法就是粪便堆集发酵法。并有实验证明,治疗犬钩虫病的最好药物可选择丙氧咪唑,此药也可用于治疗犬蛔虫。
狗狗身上常见的寄生虫四:绦虫
此病主要由犬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引发幼犬食欲不良、腹泻或便秘,严重还能发生肠梗阻等症状,对犬的危害很大。
病犬轻度感染时,不呈现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呕吐、食欲反常、异嗜、贪食、消瘦、贫血、营养不良、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慢性卡他性肠炎、精神沉郁、有时出现假狂犬症、病犬扑人,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痉挛或四肢麻痹、抽搐等。绦虫是一类严重危害犬健康的寄生虫,同时它还是家畜和人许多绦虫蚴病的重要病原。
犬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哪些?
狗狗
对于养宠的朋友来说,家里的猫狗不小心染上寄生虫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虽然寄生虫很小,但是如果不加以注意,对犬猫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犬猫的死亡。而且寄生虫都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初期犬猫的反应不太明显,如果这个时候被宠主忽略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一旦严重起来,猫狗痛苦,主人也操心。因此了解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可以帮助宠主们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让狗狗健康快乐的成长。
蛔虫:
蛔虫
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道与肠管连接处有一个小胃。雄虫长50~110毫米,尾端弯曲;雌虫长90~180毫米,尾端直。狮蛔虫(狮弓蛔虫)颜色、形态与人蛔虫相似,但无小胃,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
症状与危害:蛔虫病是人、畜、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猫狗在感染蛔虫后,会逐渐消瘦,腹围增大,发育迟缓,呕吐,异嗜,大量感染时引起肠阻塞、套叠,甚至肠穿孔,蛔虫幼虫经过肺,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严重时呼吸困难,表现为肺炎。蛔虫非常影响猫狗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钩虫:
钩虫
钩虫为淡黄白色小线虫,头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很发达,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3个犬齿,各齿向内呈钩状弯曲。雄虫长10~12毫米,雌虫长14~16毫米。 狭头钩虫两端稍细,较犬钩虫小,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1片半月状切板。雄虫长5~8.5毫米,雌虫长7~10毫米。
症状与危害:严重感染时,粘膜苍白,消瘦,被毛粗刚无光泽,易脱落。食欲减退,异嗜,呕吐,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作。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时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如幼虫犬量经皮肤侵入时,皮肤发炎,奇痒。有的四肢浮肿,以后破溃,或出现口角糜烂等。经胎内或初乳感染犬钩虫的3周龄内的仔犬,可引起严重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心丝虫:
心丝虫
心丝虫(又名犬恶虫),呈黄白色细长粉丝状。雄虫长120~160毫米,尾部呈螺旋状卷曲;雌虫长250~300毫米。胎生的幼虫叫微丝蚴,寄生于血液内,体长307~322微米,无鞘。 心丝虫完成生活史需犬蚤、按蚊或库蚊作为中间宿主。
症状与危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慢性咳嗽,但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运动时加重,或运动时病犬易疲劳。随着病情发展,病犬出现心悸亢进,脉细弱并有间歇,心内有杂音。肝区触诊疼痛,肝肿大。胸、腹腔积水,全身浮肿。呼吸困难。长期受到感染的病例,肺原性心脏病十分明显。末期,由于全身衰弱或运动时虚脱而死亡。病犬常伴发结节性皮肤病,以瘙痒和倾向破溃的多发性灶状结节为特征。皮肤结节为血管中心的化脓性肉芽肿炎症,在化脓性肉芽肿周围的血管内常见有微丝蚴。X线摄影可见右心室扩张,主动脉、肺动脉扩张。
绦虫:
绦虫
也称犬复孔绦虫,囊宫绦虫科。体长100-400毫米,节片共约120片,长形,最阔约3毫米。头节小,稍呈菱形,有棒形的顶突,环生3—4列小钩。体色淡红带黄。寄生在狗、猫等肉食兽的小肠内,严重感染时引起肠阻塞、贫血等症状。中间宿主是犬蚤、犬虱等。寄生于猫狗肠道内的绦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线中绦虫(中线绦虫)、泡状带绦虫(边缘绦虫)、豆状带绦虫(锯齿绦虫)、多头带绦虫(多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豆氏裂头绦虫)。
症状与危害:除了猫狗会偶然地排出成熟节片外,轻度感染通常不会引起主人注意。严重感染时呈现食欲反常(贪食、异嗜),呕吐,慢性肠炎,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贫血,消瘦,容易激动或精神沉郁,有的发生痉挛或四肢麻痹。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等急腹症。如发现病犬口夹着淌末落地的绦虫孕节,以及粪便中夹杂短的绦虫节片,均可帮助确诊,节片呈白色,最小的如米粒,犬的可长达9毫米左右。
宠物驱虫指南:犬猫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症状及驱虫用药大全
宠物驱虫指南:犬猫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症状及驱虫用药大全
一、宠物犬猫体内寄生虫及其症状
犬猫体内寄生虫感染常因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发。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蛔虫、钩虫和贾第鞭毛虫等。
1. 蛔虫:犬猫感染蛔虫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体重下降、腹部不适等症状。严重感染时,甚至可能导致肠梗阻。
2. 钩虫:钩虫通过皮肤侵入犬猫体内,造成皮肤炎症、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钩虫感染还可能引发肺部问题,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3. 贾第鞭毛虫:贾第鞭毛虫感染犬猫后,主要引起肠道炎症,表现为腹泻、恶臭便、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宠物犬猫体外寄生虫及其症状
犬猫的体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跳蚤、蜱虫和螨虫等,这些寄生虫通过叮咬或寄生在犬猫的皮肤上获取营养。
1. 跳蚤:跳蚤叮咬犬猫后,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脱毛等症状。严重跳蚤感染还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
2. 蜱虫:蜱虫寄生在犬猫的皮肤上,吸食血液。感染后,犬猫可能出现皮肤炎症、贫血、发热等症状。
3. 螨虫:螨虫感染犬猫后,会寄生于皮肤深层或毛囊内,引发剧烈瘙痒、皮肤红肿、脱毛等症状。常见的螨虫感染有疥螨病和蠕形螨病。
三、驱虫用药推荐
1. 体内驱虫药:常用药品有吡喹酮和米尔贝肟等,这些药品可以有效驱除蛔虫、钩虫等体内寄生虫。使用时需遵医嘱,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
2. 体外驱虫药:常用药品有氟虫腈、非泼罗尼等,这些药物可以迅速杀死跳蚤、蜱虫等体外寄生虫。使用时需涂抹在犬猫的皮肤上,避免食。同时,还有专门的滴剂和项圈等产品可供选择。
四、预防措施
1. 定期驱虫:根据宠物年龄、体重和感染风险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并按时进行驱虫处理。
2.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宠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寝具、玩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3. 饮食卫生:确保宠物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避免食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
4.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宠物与流浪动物或未经驱虫处理的动物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总之,了解宠物犬猫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及驱虫用药是每位宠物主人的必备知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为宠物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狗狗有哪些寄生虫
狗狗
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对于小狗来说,免疫力低下会易患的寄生虫有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狗狗春季易患的寄生虫种类,为了大家能够更直观的区分这个寄生虫,在文章的最后有全部图片。
一、蛔虫
这是小狗最普遍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米色的,像条橡皮筋,寄生在肠道内,吸收已消化的养分。这种寄生虫大多数是从母体垂直传染来的,特征是会有下痢、呕吐、胀气等情况。因此,小狗最好在一个月大的时候就要驱蛔虫。可以粪便检查是否有虫卵而得知肚子里有没有蛔虫。
一些市售驱虫药能够杀死蛔虫成虫,但是无法杀死在宠物体内其它组织器官内移行的幼虫。为了更好的预防蛔虫感染,可在母狗妊娠之前和分娩后的第4、6、8周为幼犬和母犬同时进行驱虫。这样做可以将所有在体内移行的幼虫到达肠道时杀死。
二、绦虫
虫体像扁扁的面条,有片节,一片片成长串,寄生在肠子里吸收养分。每一片脱落之后,又会向前长出头部,咬住狗狗的肠壁,向后慢慢又长出一长串。如果在小狗的粪便里看到像蛆一样会动的虫体就是绦虫。片节聚集在小狗附近,使得小狗剧痒而坐在地上磨,得靠主人细心的观察。
这种虫以跳蚤为媒介传染,所以长跳蚤的小狗几乎免不了有绦虫。避免绦虫的反复感染有时并不容易。首先是控制犬猫身上的跳蚤,跳蚤肚子里常常有绦虫卵。科学的预防蚤的方法是每月应用驱体外寄生虫药物来预防和杀灭跳蚤。定期预防跳蚤可以有效控制以跳蚤为中介引起的绦虫的感染。因为猫猎捕老鼠,所以要控制以老鼠为中介引起的绦虫的感染。除了控制跳蚤等传播媒介,还要给犬每3个月服用一次体内寄生虫药物来预防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
三、钩虫
寄生在十二指肠内,又称“十二指肠虫”。虫体细小,头部有细钩,咬住肠壁吸血,造成血便、黑便,以及贫血。粪便检查可以看见椭圆形的虫卵。
对钩虫的治疗,平时养成为犬定期驱虫的好习惯。最好在母狗妊娠之前和分娩后的第4、6、8周进行杀虫。一般的传统市售驱虫药不能杀死在宠物体内移行的幼虫,特别是人用驱虫药物更不可乱用。由于钩虫卵在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如果被钩虫感染的狗狗住在潮湿的泥沙地方,这时应该将狗狗的住地迁到无钩虫卵生存的地方,防止再次感染。水泥或卵石地面可以保持干燥,同时阳光照射可以杀死幼虫。
四、蛲虫
蛲虫俗称线虫,动物感染蛲虫后,在胃及十二指肠内孵化,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发育成成虫。当夜间动物熟睡后,由于比白天松弛,蛲虫便爬到周围产卵。一次可有数条甚至几十条蛲虫爬出,刺激周围皮肤,造成痒感,影响睡眠。
五、鞭虫
细小的马鞭形虫体,寄生在盲肠及大肠,造成下痢。粪便检查可见椭圆形的虫卵,两端有小帽子,这种虫目前已少见。最头痛的是鞭虫卵,你要做的是清洁,清洁,清洁。最好淘汰所有狗狗用过的玩具和狗狗嚼过的东西。换新的狗圈离开鞭虫卵感染地。及时应用广谱驱虫药物可以避免环境被虫卵污染。这也同时可以减少人被感染的风险
六、球虫
像白血球大的虫卵,寄生在小肠黏膜上及细胞内,引起下痢,小狗若感染此虫,必须注意,因为在犬瘟热时,也很容易合并感染球虫。肉眼看不见,而且球虫有两个世代: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又多躲在上皮细胞内,驱除起来很费事,但在狗狗成年之后感染则不必太担心,因为成犬身体会产生相当的抗体来消灭。
七、心丝虫
成虫像细细的米粉,寄生在右心室及邻近的血管,靠蚊子媒介传染。当狗儿被含有感染仔虫的蚊子叮咬之后,虫体随着血流,最后回到右心室成长茁壮。七个月之后,长大为成虫,开始产下细小的仔虫,又随血液遍布全身,常在布满细小血管的肝与肾居留,造成严重的障碍。成虫在右心室越聚越多,最多可达三百条,不但使右心室扩大,连带肝脏的血液无法完全回流到右心,形成肝肿大,紧接着腹水大量的产生。而过多的虫体也会跑到肺脏,形成阻塞。
狗儿变得很容易疲倦,消瘦。浅浅的咳嗽,运动一下子就气喘如牛。有时成虫也可能游走全身,造成局部的血栓,若虫体躲在供应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里,很容易使狗儿的心脏一下子承受不了而休克死亡。目前在野外的流浪狗,感染率达三成以上,也就是每三只狗中就有一只有心丝虫。幸好,目前检疫技术发达,采一点血,两分钟就可得知结果。
八、旋毛虫
由于旋毛虫广泛地寄生于人、犬、猪、猫、鼠等多种动物体内,而狗又有吃动物尸体或粪便的习性,故农、牧区养狗有很多机会感染。
旋毛虫寄生于横纹肌中,特别是活动量大的隔肌、肋间肌等处。成虫在肠内雌雄交配,所产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管入胸导管至右心,再经肺转入体循环,随血流至全身(此时是感染后第12--30天)。只有到肌肉中的幼虫才能发育、成长,周围有一包囊,虫体卷曲其中。包囊幼虫在肌肉中可生活数年至25年。犬吃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尸体,包囊在胃内被溶解,释放出来的幼虫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变为成虫。关键是要注意感染环节,了解人和动物之间接触和食肉感染的危害。搞好卫生,消灭鼠类,将尸体烧毁或深埋。禁止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和内脏。
九、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40多种)共患的寄生原虫病。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各种动物。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孢子体和卵囊。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囊发育具有感染性。被中间食主吞食卵囊后,其中的子孢体在肠内逸出,侵入血流,再分布到全身各处(特别是淋巴网状组织),钻入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破坏细胞并严重致病。
慢性病例,在脑、肌肉、视网膜、肺、肝、肾等处形成包囊型虫体。弓形虫除经消化道感染外,也可经鼻、眼、呼吸道和皮肤、胚胎等途径侵入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体内;病狗和带虫者的肉、内脏、血、渗出液(如腹水)、排泄物、乳和流产胎儿、胎盘等物中带弓形虫;各种昆虫也可传播此病。
十、疥螨病
疥螨病是由疥螨(一种外寄生虫)引起的犬常见的皮肤病。疥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它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其中生长繁殖。隧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为幼虫出入;幼虫也钻入皮肤、开掘。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为8--22天。
十一、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也是犬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5--6月龄的幼犬。蠕形螨因体细长,很象蠕虫而得名。它寄生于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从产卵到卵发育成幼虫乃至成虫均在其中。该病是由健康犬与病狗接触而传染。健康小狗身上常有这种螨存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各种原因引起)或皮肤有发炎或经常洗澡皮肤被浸软时,即可侵入并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十二、虱
危害狗的主要是血虱和啮毛虱。血虱长1--5毫米,头窄,体呈圆锥形,以吸食血为主;啮毛虱以食毛和皮屑为主,长0.5--10毫米,头比胸宽大。吸血寄生引起痒感,不安,有时皮肤出现小出血点,小结节,甚至化脓。
十三、蚤
跳蚤是一种外寄生性吸血昆虫,引起犬搔痒。蚤存于尘土、地缝及垫草中。由于蚤不在犬体上发育,因此只要保持畜舍清洁,地面撒少许来苏儿,被褥经常日晒,即可预防发生。针对蚤病,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市售的一些杀蚤药物可杀灭蚤的成虫,但蚤卵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平时除了注意搞好犬的卫生外,一定要定期应用驱外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因为跳蚤会对部分杀蚤药物出现抗药性,所以国内现售的一些产品现了抗药性的报道。
十四、硬蜱
硬蜱是吸血的节肢动物,寄生于犬的体表,机械地损伤皮肤,造成痛痒、不安,病犬啃咬磨擦。雌蜱吸血,一次约0.4毫升。多量寄生会引起贫血。重要的问题是蜱可传染疾病或作为中间宿主使犬患某些寄生虫病。
多数硬蜱在动物体表交配。交配后雌蜱吸饱血落地,爬到地缝隙或土块下蜇伏不动,4--8天产卵。卵经一个月左右孵出幼虫。幼虫又爬到犬身上吸血;吸饱后又落地,蜕化变若虫。若虫再吸血、落地经十余天成熟。成虫吸饱血后,身体变圆,紫黑色,胀大几十倍、上百倍。对于硬蜱的治疗和预防,首先要确保犬生活环境中的卫生。在春夏季节应多注意犬的皮肤上是否有蜱感染。市售的一些杀蜱药物对蜱的预防和杀灭效果不是很理想。
鞭虫
显微镜下的弓形虫成虫
钩虫
蛔虫成虫
疥螨
纤维镜下的球虫
蠕形螨
虱
绦虫
线虫
心丝虫
旋毛虫幼虫
硬蜱
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