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观赏鱼用药注意事项,必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4 02:39:56
文档

观赏鱼用药注意事项,必看!

精确测量与严格控制药量避免药量过少导致无效,防备药物过量引发病鱼中毒。在全缸用药时,降低药物浓度以确保鱼类适应。药物溶解需充分特别是漂白粉、硫酸铜等药物,必须充分溶解,防止残渣导致鱼类中毒。合理控制溶解药的温度比如,硫酸铜使用时需用热水溶解,但水温不得超过60℃。晶体敌百虫则不能用温水溶解,以免影响药效。禁止同时使用不同作用的药物特别是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毒性物质,如敌敌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漂白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在盛装或溶解时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金属容器易腐蚀或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推荐度:
导读精确测量与严格控制药量避免药量过少导致无效,防备药物过量引发病鱼中毒。在全缸用药时,降低药物浓度以确保鱼类适应。药物溶解需充分特别是漂白粉、硫酸铜等药物,必须充分溶解,防止残渣导致鱼类中毒。合理控制溶解药的温度比如,硫酸铜使用时需用热水溶解,但水温不得超过60℃。晶体敌百虫则不能用温水溶解,以免影响药效。禁止同时使用不同作用的药物特别是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毒性物质,如敌敌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漂白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在盛装或溶解时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金属容器易腐蚀或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用药技巧与注意事项

精确测量与严格控制药量

避免药量过少导致无效,防备药物过量引发病鱼中毒。在全缸用药时,降低药物浓度以确保鱼类适应。

药物溶解需充分

特别是漂白粉、硫酸铜等药物,必须充分溶解,防止残渣导致鱼类中毒。

合理控制溶解药的温度

比如,硫酸铜使用时需用热水溶解,但水温不得超过60℃。晶体敌百虫则不能用温水溶解,以免影响药效。

禁止同时使用不同作用的药物

特别是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毒性物质,如敌敌畏。

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漂白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在盛装或溶解时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金属容器易腐蚀或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选择水温稳定时段进行药物使用

最好在一天中水温较稳定的时期,如下午4-5时。药浴水温应与鱼缸水温一致,不同温度下药浴时间不同。

现配现用药物

含氯类药物如漂白粉、鱼康配水后停留时间长易失效。

治疗前停食12小时

病鱼在治疗前应停喂12小时左右,治疗期间适当停食。

加强巡视

尤其是药性大的药物,要随时注意鱼类反应,发现异常应立即捞出。

药物使用需谨慎,是药三分毒。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观赏鱼常用药物配伍有哪些禁忌?

季铵盐 不可与其它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制剂、高锰酸钾、生物碱及盐类消毒药合用。

新洁尔灭 不能与碘、碘化钾、过氧化钠、氧化剂合用;不能与肥皂、洗衣分等表面活性剂合用;与氨水、氨盐类生成爆炸性磺化物;与碱类生成碘酸盐;与重金属盐类生成沉淀。

碘及其制剂 密闭避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杀菌效果受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影响。与硫代硫酸钠共用氧化脱色;与生物碱共用会变蓝色;与龙胆紫共用疗效减弱;与挥发油、脂肪油共用分解失效;与一些呋喃类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因此不宜与碱类、重金属盐类、硫代硫酸钠、季铵盐等混用。

青霉素 与碱性药物如ST注射液等逐渐失效;与酸性药物如四环素分解失效;与氧化剂碘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破坏失效;与重金属盐类沉淀失效。

有腐蚀性和毒性,可引起鳃组织发炎,降低水体溶氧,见光易分解,不宜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高锰酸钾、甲基蓝等氧化性药物混用。

生石灰 现配现用,晴天用药效果更佳。不宜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钙、镁、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

漂白粉 不能与酸类、、生石灰等混用。

高锰酸钾 长时间使用本品易使鳃组织受损伤,药效受有机物含量、水温等影响。与有机物如甘油、酒精等会还原脱色失效,与氨及其制剂呈絮状沉淀失效。因此不宜与氨制剂、碘、酒精、鞣酸等混用。与甘油、药用莜酸研磨可产生爆炸。

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 现配现用,宜在阴天傍晚施药,避免使用金属器具。保存于干燥、通风处。不与酸、铵盐、硫磺、生石灰等配伍混用。

二氯异氰 现配现用,药效受有机物含量、光照等影响。不得用金属器皿成装,不宜与其它消毒剂混用。

鱼药的鱼药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鱼药物,首先要根据鱼病的原因和发病部位来决定治疗方法。还要视水温、鱼的忍耐度等灵活掌握,不同品种鱼类的鱼病,使用不同的药物。

1、正确测量鱼池面积、水深,计算鱼池水量,从而计算总用药量。此外,有些药物不能混合使用,如敌百虫不能和生石灰混用,有些药物保管不妥或过长,容易失效,因此,药物最好是现配现用。

2、在泼洒药物的同时,最好不要投喂饲料,一般要先喂食,后泼药。

3、用药时如果是水位浅水质瘦,药效作用快,可适当减少药量,特别是硫酸铜,瘦水池应特别注意减少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

4、池塘泼洒药物,一定要均匀,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充分使其溶解后再全池泼洒。

5、泼洒药物最好在晴天上午九时或下午四时左右进行,避免在中午阳光直射时施用,否则会降低药物的效果。若在夏季泼洒药物,宜在下午4-5时进行。用药时应注意鱼浮头时不能用药,用药时如遇阴雨天气,可用增氧机增氧1小时后泼洒。

6、全池泼洒药物时,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渐向下风泼,这样开始泼浓度较大,但随着风力的作用,药液会很快在池中分布均匀。

养鱼用药的技巧|养鱼什么时候用药

近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精养鱼塘发展较快,但是精养水体鱼类一旦发病,往往难于治疗,损失极大。随着精养鱼塘的日渐老化,鱼类发病的机率也日益增加,鱼病防治成本越来越大。下面就如何在养殖中预防好鱼病谈几点用药技巧。

  1.预防用药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养殖中用药预防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鱼塘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敌百虫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同时,水域局部要清野除害,对于易淤积和死水区域每667平方米施用生石灰75~150千克,适当曝晒、冻结,杀灭病原体。并且,鱼种也要进行消毒,鱼种在放养前宜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左右。最后,食场周围也要泼洒药物,在鱼病流行季节,一般每半月须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防治鱼病。主要药物及防治对象:1毫克/升漂白粉连泼3天,防治细菌性鱼病;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90%)隔天在食场内泼洒一次,连续2次,可预防寄生虫鱼病;每月用生石灰在食场泼洒3天,预防细菌、病毒的滋生和蔓延。

  2.免疫注射用药主要用于防治草鱼出血、肠炎、赤皮等鱼病。一龄或二龄鱼体均可注射,注射前鱼种最好先用食盐等药物浸洗消毒。

  3.投饲前用药经驯化过的鱼类吃食时,一般听到敲饲料盆等投喂信号时,会主动集中在食场周围抢食。为了防治鱼病,可利用这一特点,先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再敲击饲料盆等或洒少量饲料诱鱼来抢食,从而达到药浴防治病害的目的。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用量视鱼病情轻重而定,一般药量控制在全池泼洒用量的10%左右。

  4.投饲中用药这种方法是在边投喂时边泼洒药物,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一般在投入饲料鱼群抢食时,再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在食场中间药物浓度可适当大一些,比较敏感的鱼类会自然躲避,但因急于抢食,又会主动游回施药区,来来回回中达到药浴防治目的。在食场周边范围内可用浓度较稀的药物直接泼洒在抢食的鱼群中,达到防治鱼病的功效。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杀菌药物,杀虫时不宜使用此法。

  5.混合用药有些鱼病,病原体往往是寄生虫和细菌并发,或先感染细菌后被寄生虫侵袭,也有先被寄生虫侵袭后感染细菌的,这种情况不可单一用药,可先用漂白粉等泼洒,下次再用硫酸铜或敌百虫,或者混合泼施,才能既杀灭细菌,又消灭寄生虫。有时在防治鱼病时,既要采用内服药,又需在外部消毒,一般采取“内服”与“外消”相结合,以防诱发其他病症,这样既达到了治病目的,又改善了水质。

  6.药饵使用药饵时,将药物按饲料的一定比例加入粉料中混合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用于治疗鱼类疾病。首先要配制药饵,主要掌握以下技巧:

  (1)巧选基础料。作为基料,必须是鱼所喜爱的饵料,一般最适宜的基料是玉米、黄豆、小麦、花生粉、米糠、麸皮等的浆糊状物。如草鱼可用新鲜嫩草,鲤鱼可用饼粕、糠麸等,青鱼可用鲜螺肉,鳗鲡可用鱼粉,鲶鱼类可用杂鱼、畜禽下脚料等。

  (2)巧添诱食剂。鱼类对食盐和糖类的味觉比较敏感,为了激发鱼类摄食,可以在药饵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一般将具有浓烈香味的中草药如八角、丁香、大蒜辅以少量食盐做成诱食剂,添加浓度以10%~20%为宜。

  (3)巧用粘合剂。宜选用粘性强的小麦粉、茨粉、糯米粉等作粘合剂。粘合剂要占药饵饲料的40%~50%左右。通常制作药饵的粘合剂是面粉,价格不高,使用也方便。另外,制饵时,药物要均匀地拌进基料,让病鱼都能均衡地吃到饲料中的药物。

  (4)中西药结合。中药治疗鱼病药效时间久,副作用少,防治成本低;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特点。实践证明,在有疗效的中草药中掺入某些西药,既能迅速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其次要控制好药量。在计算用药量时,一般应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计算。用药饵量一般在投喂后30~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量过多,造成药饵浪费,而且还影响下一顿的吃食。

  (5)讲求投喂技巧。投喂药饵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鱼药的疗效。实践证明在投喂药饵前,先停止喂料1天,让鱼群饥饿。第二天天气正常时在上午9时(有的是下午4~5时)才将调配好的药饵投喂,达到防治鱼病目的。在防治鱼病投饵时,先投一些普通饵料,等到健康的鱼吃一段时间后,再投药饵,这样体弱力薄鱼或有病鱼也能抢食到药饵,达到节省成本、提高疗效的目的。

  7.中草药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且来源广、成本低防治鱼病时,要根据不同鱼病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如防治病毒性鱼病的中草药有大黄、黄柏、黄芩、大蒜等;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有乌桕、五倍子、菖蒲、柳树枝及大黄、黄柏、黄芩等;防治真菌类鱼病的有五倍子、菖蒲、艾叶等;防治寄生虫类鱼病的有马尾松叶、苦楝树叶、樟树叶、乌桕叶、桉树叶、干辣椒、生姜等。另外,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草药类鱼药往往由多种成分和种类配合而成,其药效表现为多种成分融合后的综合作用。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其疗效慢,作用时间长。中草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四种:

  (1)投喂法。将新鲜中草药洗净切碎(捣烂),与精饲料拌合后投喂;干药则切碎后煎汁,药汁同药渣一起拌饲料投喂。

  (2)泼洒法。将鲜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干药切(捣)碎后需煮出汁才能使用。本办法用药量较大。

  (3)糖化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善中草药适口性。

  (4)浸泡法。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沉放在进水口或食场附近浸泡,让浸泡出的药汁扩散全池,达到防病之目的。由于中草药因其季节、产地、炮制方法不同,其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属于粗制型产品,其剂量难以把握,故经验数据很重要。在采用内服方法时,一般防病可以用干饲料量的1%~1.5%;治病则用干饲料的2%~3%。外用全池泼洒时,一般以每立方米水体10~30克为宜。

鱼病该如何防治和用药?

观赏鱼

水产业现在在很多地区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一些鱼类疾病也显现出来,有的养殖者盲目用药或是不懂用药给自己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下面为大家介绍鱼药的使用和鱼药的基本知识,共大家学习和使用。

一、正确诊断与及时用药

在鱼病的诊断过程中,要找出鱼病的病因,掌握发病条件。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引发鱼病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外界的不良刺激,包括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刺激和病原体感染;二种是机体的营养不良,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次是机体本身的缺陷。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不仅要有一定的内因,而且还有一定的外界条件,这是人们常说的致病三因素:机体本身、病原体和环境。其中病原体对疾病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为它决定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基本特征;条件则可以影响病原的作用,它虽不能引起疾病,但可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本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要准确诊断鱼病。首先要对池塘的生态条件、水质情况、饲养情况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正确掌握发病的外因;对病鱼除作目检外,最好作进一步的检查,通过解剖和镜检,结合病鱼的症状,才能对鱼病作出正确的诊断。一般来讲,不同鱼病表现出的症状不同,但也有些鱼病症状接近或相同,如VC、VB2缺乏症与暴发性出血病和严重的鱼类肝病等均表现出血症状。对症状相似或相近的鱼病要认真鉴别,只有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已发病的池塘,确诊后要及时用药,切莫拖延时间。因为鱼生活在水中,它的一些活动我们不易掌握,患病后的情况也是如此。一旦发现病鱼,往往它的食欲已下降,这给治疗增加了一定困难,如不马上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病鱼很可能会因病情加重而死亡,病原也会乘机加快传播,严重时很可能蔓延全池,产生严重后果。只有在鱼病的早期,病鱼还有一定摄食能力时,及时投喂药饵,才能进行鱼体内的治疗。不然单靠外用药物对池塘水体消毒,疾病是不容易被控制的。这对于治疗细菌性和病毒性鱼病固然重要,对侵袭性鱼病防止继发感染也有重要作用。

二、对症选药与正确用药

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防治疾病,甚至还可能使疾病加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不同的鱼药针对不同的鱼病才能奏效。一般来讲,细菌性鱼病应使用抗菌类药物内服加外消;寄生性疾病则应选用灭虫类药物全池泼洒或药浴。在选择鱼药时,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来防治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以免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药效减退甚至无效。同时,还应该注意药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些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很强,如激素、抗生素、亚汞、等,使用这类药物将直接影响到鱼产品的质量和人体的健康,应特别加以注意,使用这类药物要合理的安排休药期或另选副作用和毒性较小、疗效稍差的药物代替。因此,在选用药物时应注意用药的可行性。此外,选择的药物要注意养殖种类对药物的适应性,如敌百虫常用于鲢、鳙、草、鲤鱼等,而不能用于加州鲈、淡水白鲳。另外,不同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亦不相同,如草、鲢等鱼类对硫酸铜较敏感,浓度超1毫克/升可致死,而淡水鲳在其浓度达5毫克/升时仍无异常反应;草、鲢等的鱼苗对硫酸铜和漂白粉的敏感性比成鱼大,鱼苗消毒时要慎用。

今后鱼用药物的发展方向为“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和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和中草药。有条件宜选用新药,但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考虑来源、价格和实际效果等因素,不能盲目选购,要选用正规厂家的产品,以免造成损失。

观赏鱼

三、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联合用药时,也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同一时间内使用,总有一、两种药物的作用受到影响,其产生的协同作用可增强药效,拮抗作用则降低药效,有的还会产生毒性对鱼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联合用药时,要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避免配伍禁忌。一般来说,不少抗菌素类药物连用时也会出现上述协同或拮抗作用。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杀菌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系列、先锋霉素、氨基甙类、杆菌肽、以及多粘霉素等;第二类为抑菌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土霉素以及磺胺等。第一类抗菌素之间合用时,杀菌作用有增强或相加的作用。第二类抗菌素之间合用时,抑菌作用可相加,但不会出现增强的杀菌效果。第一类与第二类抗菌素合用,则可产生拮抗作用。除此外,抗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混合使用时,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例如磺胺类与甲氧苄氨嘧啶(TMP)、新洁尔来与高锰酸钾、双氧水与冰醋酸、大黄与氨水等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加药效;而四环素类与抗酸药物中的铝、镁、钙、铁等金属离子可形成螯合物而使肠道难以吸收,从而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这上点应特别加以注意。

因为鱼药在使用方法上有它的独特性。所以绝大多数的外用药,多少都会受到水介质的影响。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下,互相之间影响尤为明显。如常用的生石灰,它不仅与硫酸铜、漂白粉和富氯有拮抗作用,而且也受水中磷或铵氮的影响,同样磷或铵氮也会与生石灰作用而降低肥效,因此在生产中使用时应前后错开5~7天。而生石灰与敌百虫相遇时,则会起到药物的协同性,能使部分敌百虫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这就是我们常用的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可高药效的根本原因。

还有常用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也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性,来更好的发挥药效,但硫酸铜在碱性水质或与食盐相遇,就会产生药物之间的拮抗性,而影响药效。因此在多种药物综合防治疾病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拮抗性和协同性,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增减它们的剂量。

因为鱼类生活在水中,环境比较复杂不能像喂食其他动物那样喂食鱼类药品,所以我们在发现鱼类生病后的用药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用药过量也不要过少,以免不能完全治好鱼病。

文档

观赏鱼用药注意事项,必看!

精确测量与严格控制药量避免药量过少导致无效,防备药物过量引发病鱼中毒。在全缸用药时,降低药物浓度以确保鱼类适应。药物溶解需充分特别是漂白粉、硫酸铜等药物,必须充分溶解,防止残渣导致鱼类中毒。合理控制溶解药的温度比如,硫酸铜使用时需用热水溶解,但水温不得超过60℃。晶体敌百虫则不能用温水溶解,以免影响药效。禁止同时使用不同作用的药物特别是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毒性物质,如敌敌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漂白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在盛装或溶解时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金属容器易腐蚀或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