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狗是很受人们欢迎的动物,很多人会选择它们来当宠物,但是猫狗是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的,会危害猫狗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宠主定期驱虫,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猫狗以及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而驱虫是比较复杂的,喂食的注意事项比较多,下面来详细说一下怎么帮助狗狗驱除体内寄生虫。
1、选择正确的驱虫药
给猫狗驱虫并不是任何驱虫药都合适的,尤其是人类的驱虫药或兽用驱虫药是不能随意给猫狗喂食的,建议宠主准备宠物专用的驱虫药来帮助猫狗驱虫。
建议选择喵汪清宠这类广谱驱虫药,可驱杀多种虫体,同时具有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作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喂食,在饭后 3 – 4 个小时喂食,喂后禁食 5 – 6 小时,保证药效发挥。
2、驱虫前注意事项
要进行驱虫工作,主人要先检查狗狗的身体状态,如果猫狗身体状态不好,有营养不良、感冒等情况是不能进行驱虫的。另外猫狗刚换环境或狗狗刚打完疫苗也不能立即驱虫。
3、驱虫后反应
驱虫后还要观察反应,若猫狗用药后有出现像拉稀、打恹、胃口差等情况,宠主也不用太过担心,猫咪的话在水中混合喵常益,狗狗的话就在水中混合汪益制,帮助猫狗稳定肠道菌群、缓和应激反应。后续主人要做好室内卫生,定期大扫除,注意猫狗的饮食卫生,定期给猫狗进行驱虫工作,以免猫狗再被寄生虫困扰。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新手养宠|猫狗驱虫全攻略满满干货!_
新手养宠,猫狗驱虫全攻略,满满干货
驱虫药的种类
体内驱虫药 / 主要针对蛔虫、鞭虫、绦虫、钩虫 等肠道寄生虫。
体外驱虫药 / 主要针对 虱子、跳蚤、螨虫、蜱虫 等。
体内外同驱药 / 具体以不同产品功效为准。
体内外驱虫药的优缺点
优点:一体同驱,方便省事
缺点:1.体外用药需要宠物达到一定年龄后才可以,较小的幼崽很难使用体内外同驱的药物;2.工艺和配方都更加复杂,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使用禁忌;3.无法完全覆盖体内外驱虫的功效。
驱虫药剂型
内服和滴剂只是剂型差异,和可驱虫的类别(体内寄生虫or体外寄生虫)无关。
内服片剂 / 喂药困难,但不易造成皮肤问题。
外用滴剂 / 使用方便,但低概率会出现过敏症状,例如脱毛、瘙痒等。
项圈 / 建议散养或是与野外接触较多的猫狗使用,主要预防和驱除蜱虫和跳蚤。
特殊寄生虫种类
原虫类(体内寄生虫) / 此类寄生虫肉眼不可见,例如滴虫、球虫、弓形虫,需要特殊药物单独治疗,具体需要参考宠物医院的建议哦。
心丝虫(体内寄生虫) / 通过血液感染心脏,且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
警告如果宠物半年内没有使用过预防或驱除心丝虫的药物,务必在使用前检测确认宠物未感染的情况下才可以用药,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驱虫计划表
狗狗驱虫计划:
体内驱虫2周大的时候开始,每两周一次直到三个月大,三个月后一月一次驱虫,直到六个月大;六个月后三个月一次驱虫。体外/体内外6周大的时候开始,1-6月一次,具体频率以产品功效为准。
猫咪驱虫计划:
体内驱虫6周大的时候开始,每两周一次直到三个月大;三个月后每三月一次驱虫即可。体内/体内外:6周大的时候开始,1-3月一次具体频率以产品功效为准。
驱虫药组合推荐
1.主要活动区域在城市中推荐使用 【内驱+外驱】 or 【内外同驱】
2.主要活动区域为户外(山区、野地)推荐使用 【内驱+外驱+项圈】
驱虫药使用须知
1. 主要活动区域在家中,足不出户,推荐使用【内驱+外驱】 or 【内外同驱】
2. 主要活动区域为户外,出入自由,推荐使用 【内驱+外驱+项圈】
驱虫药使用须知
1.一定要留意药品所规定的年龄和体重
2.猫狗用药不可互通使用
宠物驱虫药怎么使用
宠物驱虫药怎么使用
宠物驱虫药分为体内和体外驱虫两种。体内驱虫主要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驱虫。体外驱虫主要通过外滴药物的方式进行驱虫。
对于不同种类的宠物,具体的驱虫方式和注意事项可能有所不同,建议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兽医以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1.体内驱虫
根据宠物的体重选择合适的用量,将药片放入宠物口腔深处,或碾碎放入猫咪的食物混合食用。注意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需要间隔至少一周的时间。
2.体外驱虫
根据宠物体重选择用量,将非泼罗尼外驱滴在宠物后颈皮肤处,小心不要让毛吸收太多,滴后请一定要戴上脖圈,防止宠物舐。
猫咪驱虫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给猫驱虫时的注意事项
1、驱虫药的种类
猫用驱虫药一般分体内驱虫药和体外驱虫药,常用的猫咪体内驱虫药为妙巴、拜耳、大宠爱等。常见的猫咪体外驱虫药是福来恩。以上几种要都是进口的驱虫药,当然也可以使用国产的广谱驱虫药。
2、猫咪驱虫药的用量
驱虫药是有毒性的,所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喂食,尤其是国产驱虫药,用药之前一定要称好猫咪的体重,按照体重来计算应该食用的剂量。有的时候会剩下很多药,如果觉得浪费可以喂给流浪猫。
3、猫咪驱虫前后的准备
猫咪进行体外驱虫前要先洗澡,完全晾干后再把驱虫药点在猫咪的脖子后面不到的地方,在驱虫药是失效前不要再给猫咪洗澡。
猫咪进行体内驱虫要在猫咪吃完食物3~4个小时后,喂完驱虫药后禁食5、6个小时,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4、体外驱虫也不要使用除蚤项圈
除蚤项圈大多数是用敌敌畏制成,毒性较强,对猫咪危害很大。
5、驱虫后注意观察猫咪的粪便
驱虫后几天,一般会有死掉的寄生虫和虫卵随着大便排出,如果出现拉稀症状最好还是去咨询一下医生。
6、驱虫后注意观察猫咪的精神状态
驱虫后,有的肠胃较弱、体质较差的猫咪会出现呕吐、精神不振甚至发烧等症状,一般这种症状1~2天就可好转,如果持续几天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去咨询医生。
猫咪体内外驱虫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猫咪体内外驱虫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猫咪体内外驱虫的方法:
1. 体内驱虫:体内驱虫主要通过口服药物进行。常见的体内驱虫药有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死或驱除猫咪体内的寄生虫。在使用体内驱虫药前,最好咨询兽医的建议,并告知医生猫咪的身体状况、年龄、体重等信息,以便确定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2. 体外驱虫:体外驱虫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滴剂、喷剂和颈环等。滴剂和喷剂通常含有除虫菊酯等成分,可以直接涂抹在猫咪的皮肤上,杀死或驱除寄生虫。颈环则是一种佩戴在猫咪脖子上的装置,通过释放驱虫药物来防止寄生虫叮咬。在使用体外驱虫产品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使用,并避免让猫咪食到药物。
注意事项:
1. 驱虫前咨询兽医:在给猫咪进行驱虫前,最好先咨询兽医的建议。兽医会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为你推荐合适的驱虫方法和药物。
2. 注意药物剂量:使用体内驱虫药时,一定要按照兽医或药品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过量使用可能会给猫咪造成负担,甚至引起中毒。
3. 观察猫咪反应:在使用驱虫药物后,要密切观察猫咪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兽医。
4. 避免食药物:使用体外驱虫产品时,要确保药物不被猫咪食。一些体外驱虫药物如果被猫咪食,可能会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后,最好让猫咪暂时佩戴伊丽莎白圈,防止其食到药物。
5. 定期驱虫:为了保持猫咪的健康,建议定期为其进行体内外驱虫。具体的驱虫频率可以根据猫咪的生活环境、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每3-6个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是比较合适的。
总之,为猫咪进行体内外驱虫是维护其健康的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驱虫方法和药物,并注意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和安全问题,可以确保猫咪免受寄生虫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