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肠炎病的发生与水质不良、长途运输、营养缺乏、吞食不洁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主要症状包括:病鱼肛门红肿、凸出、下腹部松软、鳞片脱落。在严重病例中,轻压腹部可见脓液流出,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常与烂腮、赤皮等并发。
内寄引起的肠炎常表现为食欲不减,多数为厌食或拒食;粪便通常为空心或分段的白便,治疗主要以打虫为主。
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表现为厌食或拒食、神态呆滞、体色变暗或发黑,治疗简单,可使用痢特灵,100 公升水 4~6 片,药浴三天,或者待索食粪便正常后停药换水。
水质变化引起的肠炎表现为体色发黑、缩鳍、聚堆,粪便为拖便,调整水质并静养几天即可治愈。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表现为体色发黑、缩鳍、聚堆,最大特征是腹涨,治疗较为复杂。可采用氟哌酸药浴,100 公升水 4~6 粒,药浴 3~6 天,药浴期间禁食;对于体色变黑伴有缩鳍、烂尾的,可先用土霉素硫酸铜和盐消炎,同时加入氟哌酸,最好在鱼能吃的时候将药物拌入汉堡中,一天一次,连服三天,或者待脓样白便排出后停药,每公斤汉堡一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金鱼得肠炎的原因
金鱼肠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投喂量太大、喂食不洁等,金鱼患上肠炎后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厌食。如果肠炎的情况不严重,治疗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饲养者只需要停止喂食、加盐、提高水温即可。如果肠炎的情况严重,需要使用呋喃西林粉溶水后浸洗病鱼。大概2-3次就可以恢复。如果肠炎的情况特别严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一、金鱼得肠炎的原因
金鱼患上肠炎,可能是因为投喂的食物不洁、吃的太饱或细菌感染等。金鱼肠炎的病一般常见于4月和10月,肠炎的病因是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所以肠炎大多都是细菌性的。它们患上肠炎后,前期会出现神情呆滞、行动缓慢、单独活动的情况,而且还会厌食或拒绝进食。肠炎到了中期,会变得突出,还会充血红肿。后期比较严重时,腹部会有血的粘液流出,腹腔也会积满粘液。
二、金鱼得了肠炎最简单治疗方法
金鱼肠炎比较简单的治疗方法就是首先换水,其次加盐,最后升温,这样可以有效的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对前期的肠炎有很大的效果。
如果肠炎到了中期,治疗的方法就需要复杂一些,饲养者需要先将呋喃西林粉溶于水中。再将病鱼放入水中浸洗,大约洗2-3次,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肠炎。
如果肠炎到了后期,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常见的就是庆大霉素或红霉素。也可以让金鱼内服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
金鱼在治疗肠炎的期间,要停止喂食,还要勤换水,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隔离治疗。
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金鱼得肠炎的原因,最简单治疗方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金鱼得肠炎的原因,最简单治疗方法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鱼得肠炎了怎么治疗
鱼得了肠炎后,需要及时往水中投放大蒜等药饵,或者喂食中拌入土霉素,这样就能及时救治。导致它得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感染了内寄,需要及时打虫。可能是消化不良所致,需要减少投喂。也可能是水质波动引起的,平时要注意换水。另外,细菌感染的肠炎容易变成腹水,基本上很难救回来。
一、鱼得肠炎了怎么治疗
肠炎是鱼类很容易患上的一类疾病,通常是由于喂食不当引起的,想要治疗的话,需要往水中投放药物,通常用大蒜或大蒜素作为药饵,连续投喂4-6天左右。除此之外,还可以喂土霉素,需要添加到饲料中,每千克鱼要喂50-80毫克为宜。
二、为什么鱼会得肠炎
1、内寄:内寄会让鱼儿出现一些类似肠炎的症状,不过仔细观察的话,也能进行区分。一般内寄的话,鱼儿的食欲不会减少,而且粪便为白色空心,而患上肠炎的鱼往往没什么食欲,而且很少会有粪便。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导致鱼儿患上肠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厌食,同时神态上会有些呆滞,颜色也会变暗或发黑,有的鱼甚至会离群,还会有面壁的情况发生。
3、水质波动:水质波动导致鱼体不适,也会引发肠炎,患病的鱼儿体色发黑,而且会有缩鳍和聚堆的表现,粪便不能完全拉出来,而是拖成很长的一条,长度可达10厘米。
4、细菌:感染细菌也会导致鱼儿患上肠炎,其中最大的表现就是腹部肿胀,也就是腹水。这种情况的死亡率比较高,而且只要腹部肿胀,很少能救回来。
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鱼得肠炎了怎么治疗,为什么鱼会得肠炎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鱼得肠炎了怎么治疗,为什么鱼会得肠炎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龙鱼肠炎怎么治?
龙鱼肠炎的常见病因及对应的治疗方法
1、应激性肠炎
龙鱼应激性肠炎主要由于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引起,如水质波动过大或恶化、龙鱼受到外界的惊吓等。
患病症状:病鱼出现白色排泄物,且粪便入水后不容易分散;病鱼扩张腮部进行呼吸,或将鳍缩起来,躲藏在鱼缸较暗的区域。
应对方法: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只需要对病鱼进行静养即可,期间停止给它喂食,勤换水,控制好水质,给予其舒适的生存环境,防止受惊。
2、因水质突变引起肠炎
水质过老或水质恶化等同样会导致龙鱼患上肠炎疾病。
患病症状:病鱼身体体色发黑,缩鳍,出现严重的拖便现象。
应对方法:一旦发现龙鱼出现以上症状,立即调理水质,勤换水。在保持水质干净的情况下静养病鱼几天,病鱼即可慢慢恢复。
3、受体内寄生虫感染导致
龙鱼在抵抗力较低的情况下遭到内部寄生虫感染而引起肠炎。
患病症状:病鱼出现趴缸、拖便、缩鳍现象;病鱼拒食、体色发暗、体型消瘦、眼睛无神、出现空心或段状粪便。
应对方法:对病鱼使用其专用的驱虫药治疗,如肠虫清药物,注意根据说明书用药;定期换水,没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掉三分之一的水。
4、因细菌感染引起肠炎
如果饲养龙鱼的水质不好或长期没有换水,没有及时清理干净鱼缸中残留的鱼食或排泄物,导致水中的细菌大量繁殖,抵抗力低的龙鱼很容易会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发肠炎。
患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出现缩鳍或拖便现象,且病鱼排出的粪便多为脓样白便。一旦发现龙鱼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病鱼很有可能就会因此死亡。
应对方法:对于这一情况,可以使用土霉素或其他龙鱼专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水质良好。
5、因喂食不当引起肠炎
饲主给龙鱼喂食之前没有注意检查饵料,龙鱼采食的饵料不干净或含有寄生虫,从而引起龙鱼肠炎。
患病症状:病鱼出现白便、蒙眼或凸眼症状,并可能会出现头洞病,后期还可能会引起红肿和腹水等疾病。
应对方法:如果是因为寄生虫感染而引发肠炎,可以使用上述采用肠虫清药物方式治疗。如果龙鱼因为吃了不干净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肠炎,可以使用龙鱼专用药进行治疗,让病鱼排出其体内的排泄物即可。
爪爪博士小结:导致龙鱼的肠炎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清龙鱼患病的具体原因,以免因为治疗方式不当对龙鱼造成二次伤害。建议宠主平时饲喂龙鱼,注意先清理消毒干净,以免龙鱼进食不干净的食物而肠胃不适。
鱼得肠炎怎么治疗
肠炎病
病因:投放饲料量变化过大,突然变换饵料品种,水中含氧降低,水质污染,饱食后搬动鱼体,吃了不洁饵料,或摄食过饱等,导致消化不良,诱发肠炎。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引起。红肿,肠管充血发炎,严重时鳍基充血,腹部出现红斑,剖腹时有腹水流出,整条肠呈红色或紫色。
症状:病鱼精神呆滞,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伏卧池底不动,肌体做短时间的抽搐,翻转鱼腹可见附近红肿充血,严重时溃烂。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黏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后,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防治方法:
投喂干净饲料,多餐少量,保持水质干净,及时吸取过剩残饵,增加增氧量,停食1-2天。
选用浓度为3%-5%的硫酸镁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或选用0.1克呋喃唑酮与面粉混合,搓成米粒状颗粒投喂。或者加喂痢特灵。
或者,在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一30分钟,每天1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放2粒(即0.25×2,或0.1×2)。浸浴2—3天后换水。
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泼洒全池(缸),药量按每50千克水放0.1克,来作为平时预防,收较显著。
按每1千克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粒状或片状均可)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4天。
用漂白粉1MG/KG全池遍洒。
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225~375KG全池遍洒。
每10KG鱼用磺胺脒1G,做成药饵投喂。
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