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大猫和小猫的关系,让不少铲屎官发愁。除了一些兄弟猫,或者猫本身是长幼关系。陌生的大小猫,容易出现不和。
聪明的大猫会表现出一些心机。当着你的面,大猫并不会做什么。但是在夜晚或白天你离开时,大猫则会肆意施展猫的谋略。其目的也很简单,首先要赢得猫的地盘之争。此外一些大猫很希望幼猫离开或者永远处于弱势。
但小猫并非一定落下风。一些猫懂得隐忍,直到猫 10 个月大之时再寻新机。这也是家中猫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10 个月大的小猫会变得更为勇敢。
而你对待猫的态度,会被小猫用心观察。一些猫成功引起人的关心,并因之逐渐压过大猫一头。
小猫其实没吃到罐头?你匆匆离开前,给两只猫分别准备了一份猫罐头。你特意将小猫的那一份放在角落处,这里和大猫的食盆挺远。
但可能会让你失望的是。当你回家后却发现小猫依旧显得很饿。但是你又看到小猫的那份罐头已经被吃掉。于是你误以为是小猫胃口更好。
其实食物是被大猫吃掉了。凭借体型和力气优势,当你离开后不久,大猫便跑到小猫的食物处。大猫很喜欢将食物压住然后再进食。一些聪明的大猫甚至会先将食物移动到猫地盘之中。
此时的小猫很难和大猫匹敌。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大猫总能吃掉两份食物。于是你会看到大猫这段时间变胖明显,而小猫则逐渐消瘦。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情况。一些强势的小猫,反而会展现出更具实力的一面。这些猫甚至可以从更大的猫那里抢走食物。所以你每天回来后,要观察这些猫的饱腹状态。如果连续 5 天之中,其中一只猫都非常饥饿,则意味着你需要改变喂食方式。
你的猫暂时无法分享猫领地你给家里的猫准备了一个新的休息处。这里温暖且面积很大,你希望所有的猫能一起到此。但结果却让你失望,你发现最终这里成为了大猫的新领地,而小猫不被允许到此。
出现这种情况时,你需要留意大猫为了守护领地而出现的行为。一些大猫甚至会用力抓挠小猫。对大猫而言,独占此处会让猫感到开心。
你不要直接将小猫抱起,并放到这里。这会让两只猫都不愉快。大猫会非常生气,小猫则会紧张。
两只猫的关系尚未达到可以分享领地的状态。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等待。在此过程中你甚至需要先让两只猫保持一定的空间感,避免猫的关系变得更差。
小猫的去路被大猫挡住大猫会经常阻挡小猫的道路。这会成为许多大猫的开心之举。
有时大猫甚至会挡在小猫的休息处之前。胆小的猫会不敢走过去休息。更聪明的大猫会暂时离开,等小猫回到休息处后。大猫迅速走来堵在出入口。
一些小猫会因此连续几个小时无法出来吃东西。小猫会紧张地发出间断急促的猫叫声。当你听到后,要尽快过来,让大猫离开。
公猫之中会有一些大猫的态度更为焦躁。这些大猫会趁着小猫吃东西的机会,在这个地方乱尿。当小猫再次回来时,会发现这里充斥着大猫的气味。这会增加小猫压力。
此时你需要给小猫立刻准备一个新的休息处,而不要让小猫依然在此。而对于大猫,你需要拿出严肃的态度。如若不然,这些大猫会变得喜欢这样做,而这会造成小猫的持续压力。
如果小猫处于弱势一方。你可以将小猫的休息处、食盆都放在你所在的房间之中。这会阻止一些大猫的躁动行为。
当你白天不在家中时。你可以让小猫单独在你的房间内生活,而让大猫在客厅和其他区域活动。在一开始的 3 周时间内,这样做其实利于两只猫保持平静。
但你要留意两只猫实际的关系。有时小猫并非弱势,那些看着大却胖憨的猫并无较强的实力。反而会让小猫成为家中影响力更大的猫。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欺负另一只猫的表现
猫欺负另一只猫的表现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攻击性行为:一只猫会主动向另一只猫扑过去,进行咬嘴或者抓挠等攻击行为。
2. 来回追逐:一只猫会追逐另一只猫并试图将其追赶到某个特定区域,如猫砂盆或者隐藏的地方。
3. 威吓姿势:猫可能会张开嘴巴,露出长牙,发出威吓的咆哮声,以及竖起毛发等姿势来威胁另一只猫。
4. 抢夺资源:猫可能会试图抢夺另一只猫的食物、水源,或者占据优势的地盘。
5. 驱赶行为:一只猫可能会试图驱赶另一只猫离开自己的领地,以确保自己的独占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为不一定总是出于恶意,也有可能是猫之间建立地位和猫群体内部关系的正常行为。如果你观察到猫之间频繁发生欺负行为,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充足的资源,如食物、水和隐藏的空间,以减少争夺;为每只猫提供的空间,以便它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定期进行适当的游戏和激励活动,以减少过剩的能量释放。
猫欺负另一只猫的表现
猫欺负另一只猫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攻击:欺负猫会向被欺负猫发动攻击,例如扑击、咬嘴、抓挠等。
2.威胁:欺负猫会向被欺负猫发出威胁性的行为,例如猫咆哮、背弓、张嘴露齿等。
3.驱赶:欺负猫会试图将被欺负猫驱赶或排挤出自己的领地,例如猫扇尾巴、翻白眼、抬前爪等。
4.圈禁:欺负猫会将被欺负猫圈禁在某个区域内,不允许其靠近或逃脱,例如猫堵门口、堵在角落里等。
猫欺负另一只猫的原因则可能有多种,例如领地争夺、食物资源争抢、性格不和等。若发现猫之间出现欺负现象,饲主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分开饲养、增加猫砂盆和食物盆的数量、给猫提供足够的玩具和活动空间等,以减少猫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维持家庭和谐。
大猫不喜欢小猫的表现
大猫在生了小猫之后,通常相处一段时间,大猫和小猫在家中还是比较和谐的,但也有一些时候,有些朋友可能刚开始在家中会养一只猫,养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一只猫比较孤单,会考虑养另一只猫,可能会出现大猫不喜欢小猫的状况,那么大猫不喜欢小猫的表现是什么呢?大猫不喜欢小猫的表现包含了以下罗列的几点,如果大猫是公猫,那么公猫的领地意识比较强,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地,可能会去咬小猫,甚至一见面大猫就会和小猫打起架来,即便大猫和小猫不打架,两只猫也会互相不接触,互相不理睬对方,大猫会距离小猫远远的,这些都是大猫不喜欢小猫的表现。
大猫与小猫排斥,怎么缓解关系?
酷派宠物网: 注意猫前辈的醋意 原来养着一只猫,想再养一只的时候,要注意两只猫之间的关系。猫表面看起来很冷静,但实际上醋意很大。当它看见主人溺爱新到的小猫,便会醋意大发,蓄意攻击新宠。很多时候,新宠多为小猫眯,主人抱着小猫眯,对猫前辈说:“这是小猫眯,多多照顾它哟。”以为这样就会平安无事,其实猫前辈却早已闷闷不乐。猫本来就不合群,喜欢单独行动,新小猫眯的到来就让它觉得它的势力范围遭到侵犯,便会下意识地进行反抗,有的甚至会离家出走。 首先考虑猫前辈 为了避免日后的纷争,唯一的方法是给猫前辈面子。想想姜还是老的辣嘛,所以要模仿猫眯的声音和猫前辈打招呼,然后抱抱它,表明你还是很爱它,这很重要,这样一来,猫前辈才会安心。让猫见面时可以抱着猫先辈。还有把猫先辈小便涂到新来的小猫眯的上,就等于猫先辈认可了这个新伙伴,纷争就会减少。·带新猫进家之前须知:
猫咪是领域意识比较强的动物,一般是不大欢迎新成员进家的,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适应。猫咪的性格各异,加之各种环境因素,这个适应期可能会从4周到12周不等。
最理想的新猫是年龄、体形都比旧猫小,异性,没到性成熟期,或已经做过绝育手术,性格与旧猫相仿。不过,现实中这样的组合比较少,可以根据以下因素估计适应期的长短,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猫咪的来历:流浪猫一般比较有竞争性,领地强,勇于自卫。人工喂养大的孤儿猫一般胆小一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
体形:体形小的新猫给旧猫的威胁感要小一些。长毛的猫会显得比实际大一些,所以不要只看体重,要看外观。
年龄:刚出生到12周的幼猫缺乏对环境做出正确判断反应的能力,这样的小猫咪是不能让他单独面对另一只猫咪的。最好时刻有人待在身边。12周到6个月的小猫咪正是精力充沛,顽皮异常的时候,对于大猫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猫来说,他们可以说是非常讨厌。6个月到2岁的猫咪还是青少年,旧猫应该做绝育手术,新猫也应该尽快做绝育。两只性成熟未绝育的同性猫是很难相处的。2岁以上的猫咪就是完全成年了,一般猫咪的性格在这时已经定型,两只同在这个年龄段的猫咪在对外界的反应(胆小或胆大,等等) 和活力程度(整天睡觉还是没一刻安静)相近的时候更容易彼此适应。8岁以上的猫咪就算进入老年了。不论他是新猫还是旧猫,都比较容易在这个过程中焦虑,悒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好好考虑再带新猫进家。
性别: 没到性成熟的猫咪很少被认为是威胁,容易被接收。绝育后的猫咪在竞争性,领土,占有方面都弱一些,也好相处一些。两只性成熟未绝育的公猫大多会不停地追逐,争斗,外加到处撒尿圈地盘。
·带新猫进家前必备:
隔离的地方。
新猫必须隔离!
对隔离的地方的要求是:旧猫绝对进不去,在最小程度上影响旧猫的原有生活方式。隔离的地方可以是家里的一间房间(必须有可以锁上的门)。如果没有单独房间,或者旧猫习惯在卧室和你一起睡,可以隔离在封好的阳台,或卫生间(同样要门)。如果只有卫生间可选而旧猫的厕所也在卫生间,可以把他的厕所挪到新地点,可能的话,提前1到2周做这项准备工作,总之对旧猫的原有生活方式改变越小,越有利于他适应新猫的到来。如果以上的条件都没有(说实话,我觉得家里若是除了大门就没第二扇门的话,实在是不应该再添一只猫),可以用一个比较大的笼子罩上布用做隔离设施,不过这时最好是已知新猫不带任何疾病的。
对于隔离地方的要求,主要是没有对猫咪危险,有害的东西。地方并不要求大,小一点反而容易适应。隔离的地方要有猫砂盆,有可以让猫躲藏,休息的窝(不用太复杂),有清水。食物最好是由主人定时送进去,吃完拿出来,不要总放在里面。这样有助于新猫较快地建立新主人与食物的联系,以及相应的信任和感情。所有的准备工作(物质上的、心理上的)做完之后,就可以把新猫带回家啦。不过适应的过程才刚刚开始:
第一步: 带新猫回家后,直接把他放到隔离的地方,自己不要多停留,马上出来,关好门。
然后和旧猫照原来的回家程序打招呼。把装新猫的包或笼子放在家里(不要直接放在旧猫面前),观察旧猫的反应。有的猫咪会紧张,哈,甚至攻击笼子(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有的会低声吼,不停地跑开又跑回来(比较典型),还有的会表现得很好奇,很兴奋(前景乐观)。注意观察,直到旧猫对笼子完全失去兴趣再收走笼子。要和旧猫多待会儿,暂时不要去看新猫,他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隔离区间的环境。至少1个小时之后,你可以带一点食物去看新猫。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接触这只猫,不要强求接近他,温和地和他说话,等他来接近你。不要停留时间太长,30分钟到1个小时足矣。以后每天可以看他几次,每次1小时左右。如果你了新猫,最好洗手后再去接近旧猫。即使如此,旧猫仍可能会因为你身上有陌生的气味而困惑所以哈你。注意观察旧猫每天花多少时间坐在隔离房间的门外,或在那里闻来闻去。只有当旧猫对装新猫的笼子,你身上新猫的气味,以及隔离区的门都没有敌意的时候,才可以进入第二步。
在这个步骤中要注意的是对旧猫一定要好一点。多陪他玩,陪他说话,亲手喂他些好吃的,宠宠他,一定要让他感到自己在家里和你心里的地位没有受到威胁。
在第一步可以有的变化是在新猫熟悉了隔离区,并对人建立了基本的信任以后,可以每天放他出来一小段时间,让他熟悉家里其他地方的环境,在这时需要把旧猫隔离,最好不是隔离新猫的地方,最好有人陪着他,以免他过于紧张。然后把新猫送回隔离间,放旧猫出来,观察他的行为。
第二步: 性的接触。
让新猫和旧猫进行性的接触。可以是隔着玻璃门,互相看见却碰不到,也可以是把隔离区的门开个小缝,让他们可以碰碰鼻子,挥挥爪子,但绝不能大幅度接触。如果白天家里没人,一定要在出门前确保所有的设置能够达到性接触的目的,但不会有任何一方面能冲破障碍。如果隔离区的门下有足够猫咪爪子伸缩的空隙,那么一、二步实际上就同时进行了。
这期间如果你回家新猫旧猫同时向你打招呼,一定先回应旧猫,道理如上。新猫是会理解这些的。
当新猫旧猫在这种情况下都比较平静,很少彼此哈或低吼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
第三步: 全面接触。
打开隔离区的门,让新猫旧猫见面。不要刻意介绍。在旧猫不在隔离区附近时开门。让他们彼此“不经意”遇见而不是“正式会面”。密切观察他们的反应。可能还会哈彼此,会互相追,但只要没有激烈打斗就继续观察。打斗时可以厉声说"不许打架"或用喷水来分开。不要用手分开打斗中的猫,很容易伤到人。另外,猫咪打架时总是听起来比实际情况严重,不用过于担心。经常修剪猫咪的指甲可以减少伤害程度。如果打斗十分激烈或分开不久就又斗到一起,就回到第二步一段时间,再进入第三步。
建议在这一步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先从每天全面接触一次,短时间,逐渐到多次,短时间,然后长时间,最后再全天。第一次全天接触最好选在周末,便于主人观察和必要的介入。直到有信心他们能和平相处以后,再把他们全天留在家里。
总之,介绍新猫给旧猫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宁可谨慎一点,也不要急于求成。分开的食碗水碗是必要的,分别的猫砂盆可能也是必要的。另外,要留心观察猫咪有没有精神紧张的症状,比如快速进食然后呕吐,过度梳理自己,过度饮食都是不高兴的表现。在家里到处拉尿,反常地叫,经常躲起来也是紧张的表现。
一般来说,经过这么个过程,(小猫可能只要几天,成年大猫可能要长达一个月),大多数猫咪最后至少都能和平相处了。至于他们能不能成为好朋友,那就看他们的缘份啦。